【答案】:一个完整的网络课件开发过程通常包括:课件设计、课件开发、课件与教学平台集成、课件评价与修改等4个阶段。下面对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分别阐述:
(1)课件设计阶段:这一阶段包括需求分析、需求说明书编写、课件结构设计、学习环境设计和课件脚本编写五个步骤。需求分析主要是对网络课件的内容、用途、使用对象、课件类型、应用环境等各方面的条件进行分析,以确定课件开发的目标和规模,估计课件的成本和效益,并据此制定课件开发计划;需求说明书描述一个网络课件系统必须提供的功能和性能以及它所要考虑的限制条件;课件结构设计主要包括知识节点的组织和诊断测试与学习控制;学习环境设计包括人机界面设计、学习资源设计和教学策略设计;课件脚本用于描述学生将要在计算机屏幕上看到的细节,包括脚本的内容和脚本的类型。
(2)课件开发阶段:网络课件的开发阶段包括多媒体素材准备、交互功能编程、导航设计和课件集成。多媒体素材准备完成选择和制作网络课件中要用到的,符合教学内容要求、教学规律和媒体选择原则的多媒体素材;交互功能编程主要实现网络课件中的交互功能;导航设计是为了帮助学习者在网络课件学习中避免信息迷航,提高学习效率;课件集成是将网络课件中涉及到的各种素材和脚本程序集成到网页中。
(3)课件与教学平台集成:开发完成的网络课件还需要集成到网络教学平台上运行,测试其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修正错误。
(4)课件评价与修改:在现代远程教育的实践中,由于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和信息目标的差异,人们对于网络课件评价指标的认识差异也较大。参照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研制的《网络课程评价规范 (CELTS- 22.1)》,从课程内容、教学设计、界面质量和技术4个基本维度来对网络课件的质量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