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管理思想总是与“人性假设”有 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无论什么类型的管理 其实都是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管理,管理的主 体是人,管理的客体也主要是人,一切管理归根 到底都是人的管理。管理者总是把自己对人的 理解或对人性的看法作为出发点,来选择、制订 和实施一套合理、有效的对人的管理方式。也就 是说,不同的人性假设在实践中体现为各种不 同的管理观念、管理方法和管理行为。因此,对 人性有一个客观、全面、正确的认识是进行管理 工作的前提。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人性假设不仅 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 践问题,对人性假设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就显得 很重要,尤其是我国传统思想中对人性的种种 假设,更是深入到我国管理的理念和实践中。
一、我国“人性假设”思想的起源
我国传统思想中对人性的假设,基本上起 源于儒家学派。儒家思想一直都围绕着人在展 开讨论,以人为立论的中心,从人的本性出发, 阐述了儒家对人的道德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 范,试图以道德说教来协调人与人之间以及个 人与社会之间的利害矛盾关系。儒家思想全面 系统地、深入细致地论述了人的核心地位,以及 人在国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这样说,儒学 就是“人”学,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人本主义哲 学。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 “仁”就是“爱人”,孔子由此发现了“人”,将“人” 的理念明确提了出来,开创了儒式的人本主义 哲学,对后世的孟轲、荀况等人的思想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孔子之后的这些思想家们继承并发 扬了这种人本主义式的哲学思想,都站在“人” 的立场上,用人的理念从“人”的角度出发去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