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长期久坐的工作生活方式,会对身体造成各种各样的影响,从呼吸到姿势再到内脏功能,影响无处不在。
随着久坐,髋部每天都在保持弯曲,久而久之髋屈肌就发生了问题,这些问题除了会产生腰部和髋关节疼痛,还会带来骨盆前倾、圆肩驼背等一系列姿势的改变。
髋屈肌是什么,为什么对我们身体影响这么大?我们又该怎么改善他们呢?
髋屈肌是什么
在了解怎么运动和锻炼这些肌肉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他。
髋屈肌简单来说就是连接髋关节和双腿并进行屈曲动作的一组肌肉,主要包含;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耻骨肌、腰大肌、阔筋膜张肌、长收肌、短收肌。突然的运动或跌倒都会导致髋屈肌拉伤或撕裂。
这些肌肉会协同运作,将我们的腿或腰屈曲在一起,但是当我们髋关节已经屈曲了,比如坐着的时候,这些肌肉将不再运作。所以久坐的生活方式会导致髋屈肌无力或紧张,因为这些肌肉总是处于一个缩短的位置。
过度紧张的髋屈肌会导致髋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姿势不良、腰部或臀部疼痛甚至导致受伤。
构成髋屈肌的肌肉
髂腰肌:髂腰肌是一块位于骨盆深处的扁平三角形肌肉。它起自髂窝,止于股骨小转子,它的主要动作是屈曲和旋转大腿。
股直肌:股直肌是大腿前面中部较浅的一块肌肉。它起自大腿根部外侧、髂前下棘和髋臼上缘,包绕膝前方髌骨后借韧带止于胫骨粗隆。有伸膝关节和屈曲大腿的功能。
缝匠肌:缝匠肌呈扁带状,是人体内最常的肌肉,起自髂前上棘,斜向内下方,经膝关节内侧,止于胫骨上端内侧面沿。它是人体最长的肌肉,有助于弯曲膝盖和腿。
耻骨肌:耻骨肌是一种扁平的四边形肌肉,位于股骨小转子下方,起自上耻骨支,止于近端股骨干后方耻骨线,通常称为腹股沟肌。它主要负责髋关节屈曲,但它也会旋转大腿和内收肌。
腰大肌:腰大肌起自第12胸椎体、第1~5腰椎体和椎间盘的侧面,以及全部腰椎横突的前面和下缘。肌束向下与髂肌结合,形成肌腱,穿过腹股沟韧带的肌腔隙,沿髂耻隆起的前面及髋关节囊的前内侧面下行,止于股骨小转子。它可以使躯干屈曲、侧弯和转向对侧。
阔筋膜张肌:位于大腿上部前外侧,起自髂前上棘,肌腹被包在阔筋膜的两层之间,向下移行为髂胫束,止于胫骨外侧髁。它的作用是屈曲大腿
有利于髋屈肌的伸展
每周伸展髋屈肌3-4次有助于预防髋关节和腰部的疼痛。它还可以提高身体的整体灵活性。在做动作时,慢慢地深呼吸。
身体姿势定位
1、双膝跪坐
跪在垫子上,脚尖支撑在垫子上。
背部挺直,双手放在大腿上。
注意:如果没有垫子。铺一条厚毛巾也是可以的。如果膝盖不舒服,可以在柔软的地毯、床垫上做伸展运动。
没有必要一直保持这个姿势,这一步只是为下一步姿势定位动作做准备,如果跪坐感觉很不舒服就尽快进行下一步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