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有一颗父亲般的爱心,切实关心学生,对学生能够认真负责,让教育沐浴在爱的阳光中。
二、作为教师要能够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他说到:“教师应该言传身教,使儿童去做教师希望他做的事情。教师的行动绝不可违背自己的训示,除非他蓄意要让孩子变坏。”“坏榜样的确比好规则更容易接受”等。
三、要具有严谨的作风和学者的性格。这是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洛克认为教师应当是一个睿智的人,应具有“清醒、忍耐、温和、勤勉以及谨慎”的品质,这样的教师才有可能使孩子“心智健全、操守规范,趋向德行,能干有用,同时还兼有礼貌与良好的教养”。
四、必须有良好的教养,娴于礼仪。洛克把这一点作为培养绅士的教师首先具备的条件。他认为“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往往带有唯我独尊的神采,并逃脱不了众人斥之为‘野蛮’的评论;学问变成了卖弄,才智变成了滑稽,率直变成了粗俗,温和变成了谄媚。倘若缺乏礼仪,无论什么美德在他身上都会扭曲,使其形象大损,反而对他不利。”“美德是精神的宝藏,但使之焕发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所以,洛克认为“做教师的人,首先自己便必须有良好的教养,娴于礼仪;一个绅士从教师哪里获得了这种美德,不啻占得了先机;人们将会发现,他凭这一点成绩,门路就会更广,朋友就会更多,他在这个世界上的作为就会更大,这是他从文科教育或教师的渊博的百科全书中所学到的困难字句或真正的知识无法企及的。那些字句及知识并非可以忽视,然而决不可将他们看得比教养更重要,或竟因此去排斥教养、礼仪。”
五、教师还应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他应懂得他所置身的时代的人们尤其是他的国人的行径、气质、愚蠢、奸狡及其他缺点。对于这一点,洛克认为,学生在尚未完全置身于社会之前,就应该让他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否则,学生有可能走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