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克利西丁危险标准

admin

克利西丁危险标准涉及多种化学品安全参数,旨在确保人员安全与环境稳定。以下是对克利西丁危险标准的详细分析:

德国WGK分类系统将克利西丁归类为3级危险品,RTECS号BZ6720000标识其在化学品数据库中的唯一代码,F9表示其为一种具有特定性质的危险物质。

危险品标志“T”和“Xi”分别代表爆炸危险和健康危害,意味着克利西丁在使用过程中需谨慎处理。危险类别码45-22则将其归类为对健康和环境都存在较大风险的物质。

安全说明53和45分别提供了在处理克利西丁时的安全指导原则和预防措施,帮助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降低风险。

毒害物质数据120-71-8(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进一步详细描述了克利西丁的毒性性质。其毒性分级为“中毒”,表明接触该物质可能对身体造成中等程度的损害。

急性毒性方面,大鼠口服LD50为1450毫克/公斤,这一数值表明大鼠一次性摄入1450毫克的克利西丁会导致半数死亡。刺激数据则显示,兔子皮肤接触500毫克/24小时会导致轻微刺激,眼睛接触100毫克/24小时则会引起中度刺激。

在可燃性危险特性方面,克利西丁在接触明火时可燃,并在受热时释放出有毒的苯胺类气体,增加火灾风险。因此,处理此类物质时应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如使用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或干粉。

综上所述,克利西丁危险标准强调了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如爆炸危险、健康危害、毒性、可燃性和刺激性。了解并遵循相关安全指导原则,可以有效降低操作风险,保护人员安全与环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