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北京基督教会海淀堂简介

admin

北京基督教会海淀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2年,由燕京神学院毕业的祁国栋先生作为传教士工作。1927年,海淀堂成立了董事会,设董事12人。在信徒人数逐渐增多的情况下,1933年,海淀堂募款4600余银圆,建成现今的大礼拜堂,并且祁国栋先生被按立为牧师圣职,信徒人数增至五百人左右。除了传福音之外,海淀教会还举办了一些福利事业,包括创办培元小学、增设初中部、开设挑花厂安置无业女工、设立养老院和妇产医院等,为海淀居民提供免费服务。

1984年,海淀教会落实了宗教政策,在海淀政府宗教科的支持下,要回了礼拜堂及副堂三间和两间借用的办公室。1985年5月12日,海淀堂正式复堂,并于15日成立了"自治、自养、自传"的筹备小组,由信徒中推选成员10人,由新粒牧师任组长。至今,这个小组仍以"爱国爱教,荣神益人"作为方向,引领信徒。在牧师与信徒的共同努力下,海淀堂设立了制度、清理了环境,成立了唱诗班。此外,还设立了售书处、卫生室、食堂等。在1994年,齐铁英担任本堂主任牧师,1996年,完成了家庭聚会点登记工作。随着信徒人数的增多,又开设了第三副堂。2001年9月至今,吴伟庆担任本堂主任牧师。目前,海淀堂每主日分为三堂,大约有1500多人,外宾亦有20余位。为了满足信徒在灵命上的需要,2004年3月开始,本堂上午又增加一堂早礼拜。现在上午有三堂礼拜,下午有一堂礼拜。海淀堂正在处于中关村西区改造计划之中,望主内弟兄姐妹为建设一座新的海淀堂代祷。在2003年非典之后,海淀堂搬入图书城临时会所,信徒人数不断增长。为了满足信徒在灵命上的需要,2004年3月开始,本堂上午又增加一堂早礼拜。现在上午有三堂礼拜,下午有一堂礼拜。

2005年8月1日上午,北京市基督教海淀新堂隆重举行奠基仪式。海淀教会的历史与发展,展示了信仰的力量,以及信徒们对于福音的传播、社会的贡献和对信仰的坚守。海淀堂在不断的发展中,不仅在物质上得到了改善,更在精神层面为信徒们提供了丰富的灵性生活。在未来的日子里,海淀教会将继续在信仰的道路上前行,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福音与爱。

扩展资料

海淀基督教会,前称海淀中华基督教会,原是北京公理会所属的一个福音布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