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护理工作方式的适用范围以及特点

admin

功能制护理最早源于工业流水线的影响,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其主要特点是将护理工作按照专业分工进行,每个护士专注于某一项护理任务。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工作流程标准化,便于管理和操作,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如灵活性不足,无法满足病人的个性化需求。

个案护理则由一位护士负责一到两位病人的护理,这种方式适用于各种监护病室或抢救危重病人时。个案护理可以提供细致全面的护理,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具有较高的护理质量。然而,这种方式需要较多的护士和较多的费用,工作效率不高。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小组护理方式开始在西方国家实行。具体方法是将病区护士分为二到三个小组,每组负责照顾约二十名病人,由一名学历较高、有经验的护士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工作。小组护理可以弥补功能制护理的不足,为病人提供连续性护理,并且能够建立相互合作的小组精神,有利于发挥每个护士的能力。然而,这种方式仍然不能完全满足病人的整体需要。

责任制护理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较为理想的护理方式。八十年代,我国一些大医院开始试行责任制护理,但受条件限制未能广泛推广。责任制护理的核心在于每位护士负责一个病人的全面护理,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满足病人的整体需要,但缺点是需要较高的护士素质和技能。

近年来,我国许多医院借鉴责任制护理的优点,开展了整体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模式的宗旨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方法,为病人提供身心整体护理。整体护理模式病区的建设主要内容包括确定护理指导思想,制定护士职责和评价标准,合理配备护士人员编制,设计各种护理表格以及标准护理计划和标准教育计划。同时建立健全医院的各种支持系统,为整体护理模式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护士从大量的非专业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增加直接护理病人的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整体护理模式是现阶段较为理想的护理工作方式,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对护士的要求较高,护理表格书写烦琐等。应用整体护理模式时,主要应掌握整体护理的思想,具体工作方法可根据各自的条件灵活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