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承标/文
中国企业在呼唤管理人才。管理人才哪里来?管理人才就需要老师来培训。当然,世界上也有许多无师自通的人,那只能说是特例,大部分人还是需要走进著名学府,接受良好地教育,需要名师来进行指点,在刻苦学习的基础上,经过启发后方有可能快速走向成功。
中华五千年来,人才济济,历史上的杰出人才大都是师出名门。那么,谁是历史上培养奇才最多的老师呢?是孔子吗?不是。孔子虽有弟子三千,但姓名可考者是七十二位,这些学生除子贡可勉强称为奇才外,大部分是贤德之士,知识多品行端而已,在历史上并无大的作为。
鬼谷子,他才是中国历史上培养奇才最多的牛人,被公认为纵横家之鼻祖,他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是今天企业最实用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在鬼谷子的五百弟子中,最有名气的是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剩下的李斯、毛遂、徐福、甘茂、司马错、乐毅、范雎、财泽、邹忌、丽食其、蒯通、黄石、李牧、魏僚等,奈何没有确切而权威的文献记载,其真实性有待考证。
奇才者,是能将知识最大限度地用于社会实践之中,并使之产生巨大威力之人,武可安邦,文能治国。目前可怕还没有一个说法,只能说他们各有所长。前天,本人认真听了康华兰老师的一堂市场营销课。周承标认为康老师讲的很好,准确地说是很精彩,既有他自己的思想内涵,又有其成功的营销方法,其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演讲激情有一定的感染力,其简洁、明快、通俗、诙谐的语言具有一定的震撼力。但经过反思,发现现在许多企业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大家不愿意听同一个老师讲上三次课,总是这山学一式,那山学一招,缺什么,补什么,尽量博采众长,一切为了实用,结果成为了杂家;其次,老师的课程听多了,不是认真汲取其精华,自己却成了裁判员,评价谁是一个好的培训师。长此以往,许多人都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不到老师真正的管理思想,更难以造就出优秀的管理人才。商业化的培训,使得师德师道荡然无存不说,是难以形成系统、完整、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思想与方法,大家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今后也无法造就所谓中国最好的培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