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磨米粉制作过程
1、选米 选用存放一年后的米而黏度较低的在莱米
2、洗净 米洗净后,放入大水槽中
3、浸泡 放入大水槽后,大概浸泡三到四小时左右
4、磨米 米粒吸收水份软化之后,再用少许的地下水,用石磨慢慢地磨成粉液状,以前都是用古老石磨,依靠人力或畜力在推磨的,现在是用电动磨米机在做的
5、压乾 磨好的米浆入有许多毛细孔的棉布袋内,扎紧袋口,施加压力以除去水份,使米浆中的水份能完全排出,变成雪白块状的湿淀粉
6、揉碎 再用手捏碎,放进口径约三尺、深约二尺的大桶中搅拌,使它变得十分柔韧
7、搅拌(将米团折成圆筒状) 放置一天之后,再制成周围约一尺,高约七寸的粿粉团
8、蒸煮(粿) 制好的粿粉团,要放到蒸笼里蒸约半小时后,等大约七分熟后取出 9、搅拌 将蒸好的粿粉团放入搅拌机中
10、抡米片 放进「轮粿机」里反覆地压碾,成为韧劲十足的米片
11、挤米粉(米片经过「铜穿」的细孔,米粉即成型) 将米片卷成圆筒状,投入底部凿满了「米粉孔」的压榨器(铜穿)中,成为丝丝缕缕的米粉条
12、蒸煮 压出来的米粉条还没有全熟,还要再蒸或煮过才会全熟,如果用蒸的是炊粉 , 如果用煮的就是水粉
13、切米粉 刚蒸出来的米粉,要拿刀子把这些米粉切成一段一段的。
14、拆米粉 把切好的米粉一丝一丝的用手撕开来,别让它打结
15、摺米粉 用筷子把米粉摺成一块块等分的块状
16、披(一片一片的米粉披在「竹架子」上) 把撕好一片片的米粉放在竹架子上 17、风乾 排挂在长约九尺半、宽约二尺半的竹制架子上,抬到屋外通风的地方吹乾。「炊粉」约需三小时就可乾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