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助的主要形式有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和无偿划拨非货币性政府补助资产。这些形式构成了政府对企业的支持方式,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政府补助准则对政府补助有以下特征描述:
1. 无偿性:这是政府补助的基本特征。政府不因此取得企业所有权,企业将来也不需要偿还。这一特征将政府补助与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政府采购等区分开来。政府补助通常附有一定的条件,但并不表明补助有偿,而是企业根据法定程序申请后,按照政府规定用途使用补助。
2. 直接取得资产:政府补助是企业从政府直接获得的资产,包括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这些资产形成企业的收益。例如,企业收到政府拨付的补助、税收返还、行政划拨的土地使用权、天然起源的天然林等。
值得注意的是,增值税出口退税不属于政府补助范畴。根据相关税收法规,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即免征增值税并退回前道环节所征进项税额。由于增值税为价外税,出口货物前道环节进项税额作为抵扣项目,实质上是政府归还企业垫付的资金,不构成政府补助。
在实际工作中,政府补助形式多样,主要体现在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和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等方面。企业获得政府补助后,应按照政府补助准则,将其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通常情况下,政府补助为与收益相关的补助,旨在补偿企业特定产品因非市场因素导致的价格低于成本的情况。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最终也与收益相关,只是暂时作为递延收益处理,当相关资产形成、投入使用并计提折旧或摊销时,递延收益转入当期损益。
扩展资料
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我国目前主要政府补助:财政贴息、研究开发补贴、政策性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