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包含的几种基础技术是什么?
区块链1.0时代即是数字货币的时代,技术基础为:
1.
以区块为单位的连庄数据块结构
2.
全网共享账本
3.
非对称加密
4.
源代码开源
区块链2.0时代技术基础:
1.
智能合约;是区块链系统中的应用,是以编码的可自动运行的的业务逻辑,通常有自己代币和专用开发语言;
2.
DAPP:包含用户接卖弄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加密货币,如以太坊钱包;
3.
虚拟机:用于执行智能合约编译后的代码,虚拟机是图灵完备的。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不断深入,区块链3.0时代已经来临,从各行各业的运转背后都可以看到区块链协作运转的模式,因此区块链必将广泛而深刻的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因此整个生活服务将进入区块链时代。在这个互联网发展过程当中,区块链+实体行业、区块链电商、区块链社群运营都可以运用到区块链技术。
当然3.0伴随着现代密码学发展才产生的,现今应用的密码学是20年前的的密码学成果,因此要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更多参与场景,特别是应用于互联网经济等方面,现有的加密技术是否满足需求还需要更多的验证,需要更深入的整合密码学前沿技术,不断创新。
区块链编程开发技术都有哪些基本概念?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关于区块链技术的开发应用也被提上了日程,今天java课程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区块链的编程开发技术都有哪些基本概念需要掌握。
1.区块链技术
链式数据结构,每个区块的头部都保存着指向上一个节点的哈希值,依次相连。
基于P2P网络,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维护和更新数据,来保证数据的"不可篡改"。
利用密码学原理,来保证数据传输、访问的安全。
自动化脚本(智能合约)来可编程和操作数据。
本质是去中心化的数据库,终要解决的是互联网传输中的信任问题。
2.去中心化
整个网络由每个节点共同参与,共同维护,不依赖中央处理节点,每个节点都是中心。
数据的存储与更新是分布式的,不需要中介与信任结构背书。
3.私有链、公有链与联盟链
私有链:
参与节点的资格有限且可控、读取与写入受限。
弱中心化,解决"队友"(机构内)间的信任问题。
公有链:
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读取链上的数据、参与交易。
完全去中心化的,链上数据不受任何人或机构篡改。
通过奖励代币机制来鼓励参与者竞争记账权。
解决"人类"(所有人)不可信问题。
联盟链:
由多个机构间共同参与、维护、管理,链上数据只允许系统内的机构读写、交易。
部分去中心化,每个机构运行一个或多个节点。
解决"组织"(机构间)不可信问题。
区块链应用什么技术来实现此功能
区块链应用了以下的技术来实现
第一种是共识机制,常用的共识机制主要有PoW、PoS、DPoS、PBFT、PAXOS等。由于区块链系统中没有一个中心,因此需要有一个预设的规则来指导各方节点在数据处理上达成一致,所有的数据交互都要按照严格的规则和共识进行;
第二种是密码学技术,密码学技术是区块链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的区块链应用中采用了很多现代密码学的经典算法,主要包括:哈希算法、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数字签名等。
第三种是分布式存储,区块链是一种点对点网络上的分布式账本,每个参与的节点都将独立完整地存储写入区块数据信息。分布式存储区别于传统中心化存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每个节点上备份数据信息,避免了由于单点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每个节点上的数据都独立存储,有效规避了恶意篡改历史数据。
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允许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进行可信交易,只要一方达成了协议预先设定的目标,合约将会自动执行交易,这些交易可追踪且不可逆转。具有透明可信、自动执行、强制履约的优点。区块链技术有许多独特的特点,使它成为一项独特的发明,并赋予它无限的视野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