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交通安全教育:学校应教导学生熟悉交通法规,识别交通信号和标志,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并在日常出行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以确保自身及他人的安全。
2. 日常生活安全:涵盖防触电、防煤气中毒、防火、家务劳动、饮食卫生等多个方面。教育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这些方面的安全,以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3. 活动安全教育:着重于运动器材、体育课、游泳、滑冰、野外活动、游戏、拥挤场所等场景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遵守规则,避免发生意外。
4. 自然灾害中的自我保护教育:包括洪水、火灾、暴风雨、雷电、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应对和自我保护方法,使学生在面对这些灾害时能够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
5. 社会治安教育:涉及防范盗贼、诈骗、抢劫、绑架等社会安全问题。学校应教育学生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6. 意外事故处理教育:教导学生在发现安全隐患时及时报告老师,并掌握基本的应急处理知识,牢记相关应急电话号码,如火警119、警察110、急救120、交通事故122等。
7. 课间活动安全:强调在课间休息时不进行危险的跳跃、攀爬等行为,上下楼梯时要保持秩序,体育活动和课间游戏应在指定区域进行。提醒学生在雨天注意地面滑,并倡导同学间相互关心、避免推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