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如何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admin

幼儿的学习特点:

1.在无意注意伴随下的随机、碎片化学习

由于幼儿的注意发展特点是以无意注意为主,所以他们的学习呈现随时发生、时间短暂、星星点点等状态,即是随机的、碎片化的,而不可能是系统化学习。因此,教师要在生活、游戏中,利用一切有效机会,引导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地学习。

2.以多种感官为主渠道的感知、体验式学习

一位英国幼教专家曾经讲过:你们不要认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学生们在中学可上学的,其实,幼儿坐在婴儿车里,让妈妈反复捡起他故意松手掉到地上的玩具时,就是在体会“万有引力定律”。

一个4岁的幼儿一定要去摸点燃的红色蚊香头,妈妈对他说:“那东西烫,别摸!”可是他不信,趁他妈妈不注意的时候用手指捏了一下蚊香头,结果被烫得哇哇大哭。

由于幼儿年龄所限,他们所掌握的词汇量比较少,语言理解能力也比较低,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并不充分,而他们的学习活动又不可能停止,所以以多种感官为渠道的感知、体验式学习是必然的。

3.以动作伴随的操作式学习

幼儿的思维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直觉行动性思维(动作思维);第二阶段是具体形象思维(表象思维);第三阶段是初步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因此,整个幼儿阶段都需要由玩具或操作材料,有了这些东西他们的目光就有了落点,思维就有了专注的对象,而如果让两手空空地坐在那里,他们的目光经常是无神、茫然的。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丰富材料的学习环境。

4.以直接兴趣为动力的情绪化学习

所谓情绪化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比较受自身情绪状态的影响,它和“理性”相反。幼儿是身心发展很不成熟的个体,那么,他们的行为就不可能是比较理性的。学习时的专注程度、和注意力集中时间,就会因内容而改变。因此。教师在选择教育内容时,一定要结合幼儿的兴趣。

5.在生活和游戏中进行的整体化学习

幼儿的学习活动从出生后就开始了。这样的学习活动肯定是伴随着日常生活和后续逐渐出现的各种游戏进行的,并且不可能是分科的,而是混为一体、整体化的。如在喝水的过程中,幼儿一边观察着水量的多与少、感知着水的温度、体验着水的流动性,一边在养成着某种饮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