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浙江省余姚市的郑巷小学,其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清末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溪山初等小学堂",简称"溪山学堂"。该学校由当地居民郑梦龄创建,初期规模较小,仅设有初等教育,学生多来自周边地区,教师阵容也不足。然而,仅仅一年后,学校扩展至包括高、中、小部,学生人数激增至一百六十多人,其中还曾有杨贤江这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和青年运动领导人就读,他于1907年至1908年在溪山学堂求学。
随着时代变迁,学堂逐步发展为学校,名称也随之更改,从"溪山学堂"到郑巷小学,再至云溪乡中心小学、剑江乡中心小学、项旷乡中心小学等,直至最后在1992年更名为低塘镇郑巷小学。进入二十一世纪,学校经历了多次改名,2003年再次定名为余姚市郑巷小学。
长期以来,郑巷小学的教育环境相对简陋,受限于破旧的祠堂。1984年,郑巷乡政府成立了教育委员会,开始实施分级办学与管理,校舍更新成为乡政府的重要议题。乡政府自筹资金,于1987年五月开始建设新的校舍,仅用百日时间即完工,学校得以从破祠堂迁至新址。此后,学校在1998年和2002年又进行了两次扩建,教学设施不断升级。目前,学校拥有12个班级,约600名学生和40位左右的教师,规模已显著扩大,教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