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投标阶段施工企业造价管理风险分析
1. 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涉及建设项目风险事件可能导致工程造价上升。这通常由以下因素引起:
- 项目所需资源价格上涨,如材料和人工成本。
- 工程设计不完整或不清晰,影响施工和报价。
- 工程承包范围和内容不明确,可能导致额外费用和纠纷。
- 投标时施工方案不合理,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增加。
2. 工程量风险
工程量风险包括:
- 工程量清单与实际工程量不符,可能导致额外工作量和成本。
- 工程量清单缺项,可能导致索赔困难和不利的价格协商。
- 合同中包含不利于承包商的风险责任条款和业主的反索赔条款。
二、防范措施
1. 施工企业应能及时获取材料价格、价格变动趋势及供货渠道信息。
2. 根据工程情况合理制定施工方案,避免方案更改带来的损失。
3. 制定施工企业定额,以便在投标时确定成本价,避免盲目压低投标价。
4. 采用风险分析法制定工程造价预算,量化风险并将其纳入投标报价。
5. 严格审查合同,确保合同合理性,避免实施过程中的被动局面。
6. 采用策略性投标报价,如开口升级报价、多方案报价和成本加酬金方式,以降低或转移风险。
7. 通过固定总价合同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分包商,并通过保险转嫁部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