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科目:
1. 思想政治理论:这是所有研究生考试的公共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外语:通常包括英语(英语一或英语二)、日语、俄语等,具体取决于你报考的专业和学校。外语考试主要测试考生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3. 业务课一:这个科目因专业和学校而异,通常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例如,如果你报考的是数学专业,那么业务课一可能就是数学;如果你报考的是计算机专业,那么业务课一可能是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
4. 业务课二:这个科目同样因专业和学校而异,通常包括专业课和相关拓展知识。例如,如果你报考的是计算机专业,那么业务课二可能是计算机编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课程。
5. 复试:复试是研究生考试的最后一个环节,通常包括面试和专业笔试。面试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专业笔试则主要测试考生对所报专业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校和专业的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差异,因此在备考过程中,你需要关注你所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的考试大纲和要求。同时,研究生考试通常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通过的考生才能进入复试阶段。
考研究生要考哪些科目?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
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体育、应用心理、文物与博物馆、药学、中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公共卫生、护理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会计、图书情报、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和审计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外国语、管理类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第三单元业务课一设置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满分为150分。
考研复试内容由招生单位按教育部有关规定自主确定。
研究生入学考试要考四科,分别为:两门公共课、一基础课、一门专业课。
1、两门公共课包括:政治和英语。
2、一门基础课包括:数学或专业基础。
3、一门专业课,包括13大类,具体如下: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
总分是500分。政治:
100分、英语:
100分、数学或专业基础:
150分、专业课:
150分。
考研一般在前一年的12月份考试,一年考一次,次年2月中旬,各院校陆续公布初试成绩。
3月上旬,34所自划线公布。高分过线的考生准备复试,低分过线的复试调剂两手抓,未过线的等待国家线出来准备调剂。
注意事项
考研分数线受招生人数、报考人数、录取人数、报录比、推免人数等因素影响,并且有自划线,国家线以及院线等分数线,具体无法给出多少分能通过。
但是一般来说,对于考研的13个大的学科门类,像理学、工学、农学等理科,考题往往较难,典型的是公共科目中的数学是考数学一(或数学二),所以往往复试线相对较低,它们的国家线通常也都在300分以下,甚至只有260分左右。
而对于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由于它们的考题往往相对简单,相对比较容易得考分,所以它们的考研国家线也较高,通常为330~350分。
对于这些学科的相关专业,虽然要考研到400分仍然有一定难度,但远远不及理、工、农、医的难度那么大,每年总有一些比较拔尖的学生可以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