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概括地说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
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而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
前三项属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从出生到退休或至死亡逐步形成,逐渐完善。而后一项,是通过学习、培训比较容易获得。企业更认同的道理是,如果一个人基本的职业素养不够,比如说忠诚度不够,那么技能越高的人,其隐含的危险越大。
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对策:
首先,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纳入大学生培养的系统工程,使高中毕业生在进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天起,就明白高校与社会的关系、学习与职业的关系、自己与职业的关系。
其次,成立相关的职能部门协助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再次,深入了解学生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大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对本专业各门课程的求知需求,尽可能向学生提供正确、新颖的学科信息。
职业素养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专业第一,但不仅要有专业,还需要敬业和道德,体现在职场上的是职业素养——生活中的是个人的素质和道德修养。 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方,用合适的方法,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 使大学生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