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天府锦绣梨园

admin

成都川剧表演

川剧的服饰和脸谱继承了中国戏曲的传统规制,同时具有鲜明的川剧特色。文生褶子设计开衩较高,以便展示身段和技巧。人物脸谱往往根据性格特点进行创新,许多造型看似违反常规,实则符合情理,别具一格,堪称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精品。这些艺术创造散发着巴蜀文化的山野俚俗之趣,展现出平中见奇、俗里含雅的艺术魅力。

生指的是不挂“口条”的男性角色,主要扮演青年或少年男子。

文小生是川剧小生类角色的核心,扮演的多是文人墨客、王孙公子等正面人物,通常是少年英俊、知识识礼的角色。《红梅阁》中的裴禹,《玉簪记》中的潘必正,《琵琶记》中的蔡伯喈等都是文小生的扮演对象。武小生则具有武功和武艺,如《三战吕布》中的吕布,《长坂坡》中的赵云,《夜奔》中的林冲,《十字坡》中的武松等。

大小生是川剧中重要的男青年角色,如《柳荫记》中的梁山伯,《彩楼记》中的吕蒙正等。二小生是川剧小生中的次要人物,《柳荫记》中的赵贤契,《彩楼记》中的胡琏等。三小生年龄更小,作用也相对较低,例如《斩于吉》中的孙权。

旦类角色俗称“小旦”,指剧中的女性角色。青衣旦多扮演中年以上的妇女,身着青衣,性格善良,端庄贤淑,道德情操高尚,如《琵琶记》中的赵五娘,《铡美案》中的秦香莲等。闺门旦在川剧舞台上扮演妙龄女郎,根据阶级地位、生活环境和个性特征的不同,分为“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两种,如《花田错》中的刘玉蓉,《牡丹亭》中的杜丽娘等。

花旦扮演勇敢热情、性格开朗、语言明快的中青年妇女或姑娘,如《牡丹亭》中的春香,《西厢记》中的红娘等。摇旦则扮演中年以上风趣幽默、明快辛辣的妇女,如《拾玉镯》中的刘媒婆,《双魂报》中的焦氏等。武旦则是武艺高强的女性角色,如《战洪州》中的穆桂英,《拦马》中的杨八姐等。

老旦扮演老年妇女,如《甘露寺》中的吴国太,《战洪州》中的佘太君等。仙狐旦扮演神话或鬼狐故事中的年轻、漂亮而多情的女子,如《放裴》中的李慧娘,《九美狐仙》中的九妹等。奴旦则扮演为奴作婢的女孩子,如《翠香记》中的翠香,《水牢摸印》中的黄雨梅等。

净类角色在川剧中常称为花脸,扮演特殊的一类男性人物。靠甲花脸“大花脸”是花脸行中的主要角色,如《霸王别姬》中的项羽,《造白袍》中的张飞等。袍带花脸扮演文职角色,如《铡美案》中的包文正,《风仪亭》中的董卓等。草鞋花脸则扮演直率、鲁莽、急躁、粗犷、豪壮的人物,如《芦花荡》中的张飞,《铁笼山》中的牛乃臣等。

末类角色在川剧中称为“生角”或“须生”,戴口条的男性角色。正生扮演有气度、有气派的中年男子,如《长生殿》中的唐明皇,《梅龙镇》中的正德王等。老生扮演老年男子,如《马房放奎》中的陈容,《三击掌》中的王允等。

丑类角色多表现为幽默滑稽或庸俗浅薄的人物。蟒袍丑扮演有地位的人物,如《问病逼宫》中的杨广,《反冀州》中的殷纣王等。官衣丑扮演封建社会中的官僚人物,如《春草闯堂》中的胡知府,《赠绨袍》中的须贾清闷派等。龙箭丑扮演无道昏君,如《春陵台》中的宋康王,《武采桑》中的齐宣王等。褶子丑扮演公子王孙、纨绔子弟等人物,如《做文章》中的徐子元,《西关渡》中的陈彩等。巾子丑扮演谋士、师父、书史等官府附庸,如《群英会》中的蒋干,《凤仪亭》中的李儒等。烟子丑扮演热情、诙谐、风趣的劳动人民,如《林要犯夜》中的林丁,《天花楼》中的万安等。襟襟丑扮演叫花子一类人物,如《花子骂相》中的孙家二,《邱旺告贫》中的邱旺等。老丑扮演性格善良、诙谐风趣、助人为乐的老年人,如《秋江》中的艄翁,《船舟借伞》中的王伯伯等。丑旦扮演中年以上的特殊妇女,如《迎贤店》中的店婆,《请长年》中的冲大娘等。武丑扮演有武艺的丑角,如《扈家庄》中的王英,《盗银壶》中的邱小等。

川剧表演的地址—锦绣梨园,是一个名角荟萃的川剧戏曲会馆,以经典川剧、民间绝艺表演为主营项目。这里传承着西蜀文明,弹唱间重现昔日梨园风采,传统余音绕梁不息。这里还恢复了销声匿迹的手影戏,变脸、滚灯等技艺闻名国内,杂技手影精妙传神,古筝清音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