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特征:
1. 社会性:职业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的分工表现,反映了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劳动成果的交换关系。职业活动中的社会性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关系和社会等价交换上。
2. 规范性:职业的规范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职业内部的规范操作要求,二是指职业道德的规范性。职业活动需要遵循特定的操作规范以确保专业性,同时,职业道德规范是职业行为的重要方面。
3. 功利性:职业的功利性,即经济性,指的是职业活动中追求利益的特性。职业不仅满足个人需求,还满足社会需求,将个人功利性与社会功利性结合是职业保持生命力的关键。
4. 技术性和时代性:技术性指的是不同职业具有特定的技术要求。时代性则是指由于技术变革和生活方式变化,职业会反映出其所在时代的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职业分为四个层次:大类(8个)、中类(66个)、小类(413个)、细类(1838个),其中细类是最小的职业分类单位。八大类分别是: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军人;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