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旨在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西方学者普遍将财政政策定义为,通过调整政府支出、税收和债务水平,以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与就业水平。与此相对,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实施,主要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控制利率,进而影响投资与整体经济活动,以达成经济目标。
在经济萧条时期,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水平,总需求不足。此时,政府应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减税等措施,以刺激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而在经济过热、需求过剩导致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以抑制需求,降低物价水平,消除通货膨胀。
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和紧缩性两种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或减税来刺激经济,当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时,多采用该政策。反之,紧缩性财政政策则通过削减政府支出、增税等手段减少需求,适用于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扩张性货币政策则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推动经济增长,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则通过限制货币供应量来控制总需求。
综上所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的两大工具,分别通过调整政府收支与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活动与物价水平。通过合理运用这两种政策,政府可以有效应对经济周期性波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与就业。而在特定经济环境下,选择扩张性或紧缩性政策,需考虑其对经济目标的积极或消极影响,以实现宏观经济稳定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