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教学工作包含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以及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以下是这些环节的详细说明:
1. 备课:这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备课的主要任务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设计教法。教师需要写好三种计划: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课时计划也称为教案,一课时对应一节课,教师根据课时来编写教案。
2. 上课:这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课的结构通常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课的类型根据教学任务可分为传授知识课、巩固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和检查知识课。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数量,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和复习课。
3.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补充,形式包括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时应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分量适宜,难易适度,并规定完成时间。及时批改作业有助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
4. 课外辅导:这是在课堂教学时间以外,教师对学生的辅导。课外辅导的任务包括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做好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工作。课外辅导形式有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
5.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评价方法包括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和自我评价法。测验法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基本方法,笔试是测验法中心,也是中心中的中心。评价方式有考查和考试,包括口试、笔试和实践考核。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勤于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立足本职,乐于奉献;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