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过作用在肾小球滤过功能中的影响因素多样,其中包括滤过膜的通透性和面积、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和肾血浆流量。
首先,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与全身动脉血压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肾血流量的自我调节机制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在动脉血压在10.7-24kPa(80-45mmHg)范围内保持稳定,滤过率保持不变。然而,血压低于这个范围,特别是低于5.3-6.7kPa(40-50mmHg),滤过率会下降,严重时可能导致无尿。高血压晚期,入球小动脉硬化会降低血压,进而影响滤过率。
其次,囊内压的改变也影响滤过。正常情况下,囊内压稳定。但输尿管阻塞或肾盂内压升高,如结石、肿瘤压迫,可能导致囊内压上升,降低有效滤过压,滤过率随之减少。高浓度药物析出结晶或溶血过多堵塞肾小管,也会增加囊内压,影响滤过。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变动也影响肾小球滤过。正常情况下,血浆胶体渗透压稳定。血浆蛋白浓度降低时,渗透压下降,有效滤过压增加,滤过率上升。快速静脉注入生理盐水,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实现的。
肾血浆流量对滤过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滤过平衡的位置。血流量增加,滤过平衡偏向出球小动脉,滤过面积和有效滤过压增大,滤过率上升。反之,血流量减少,滤过平衡移向入球小动脉,滤过面积和有效滤过压减小,滤过率下降。在严重缺氧、中毒性休克等病理状态下,肾血流量和滤过率会显著减少。
扩展资料
滤过作用:血液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水分子、小分子溶质(包括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血浆蛋白质),从肾小球的毛细血管中转移到肾小囊的囊腔而形成原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