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手机欠费会不会影响征信

admin

1. 想象一下这样的情况: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征信记录有问题,但就是想不明白是哪里出了差错。最后才发现,原来是因为你长时间未使用的手机号欠费了!这可不是我在编故事。就在前不久,“手机欠费三个月以上或上征信”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新闻报道说:“手机欠费三个月以上或上征信系统,江西电信用户或将率先体验。”虽然这听起来像是个好消息,但也不知道江西人民是否愿意成为电信新规定的“试验品”。然而,自2020年11月起,中国电信江西省的欠费信息将接入征信系统。

2. 想想看,每次换号码后,之前的那张电话卡就放在一边,等着它欠费停机然后被回收。如果这个规定全国推广,以后注销号码不就变得麻烦了吗?谁能想到,仅仅是手机话费欠费,竟也能影响我们的征信记录呢?这个消息一出来,大家都震惊了。虽然目前只有江西省的电信用户会受到这个规定的影响(先同情一下江西电信用户),但谁知道哪一天这个规定不会全国推广呢?

3. 许多人跟清老有同样的疑问,大家都觉得什么事都要上征信,实在是小题大做。用户不付钱,运营商停止服务不就完了。为什么要一直扣费呢?以前去营业厅注销手机号,服务人员还觉得我是来找麻烦的。不交费,停机三个月就可以注销了;那现在还要让人特意去注销一遍吗?

4. 比如说,有的老年人手机丢了,不想补办,就直接换号码。等到欠费了上征信,谁来负责呢?通常,欠费后运营商都会立即停止服务。毕竟,我也有过忘记交话费,走在路上突然就没有网络的经历。所以,我也很疑惑,这个欠费三个月就上征信的规定是怎么执行的。

5. 当然,这个规定确实超出了消费者一直以来的认知,因此消息一出,争议不断也是可以理解的。对此,江西电信也做出了回应,表示首批仅针对恶意欠费用户,非恶意用户无需担心。并且,他们会做好缴费提醒服务,尽量避免用户忘记缴费。

6.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首批是针对恶意欠费的用户,如何判断和区分恶意和非恶意欠费呢?电信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再说,首批只针对恶意欠费,但后续会不会有变化,也没有说清楚。

7. 先不说上征信这事儿是否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就连出台这个规定的江西电信,也没有一套完整的判定标准。这让人怎么办呢?

8. 众所周知,上征信可不是一件小事。征信是由合法的信用征信机构对你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和加工,整理成一份个人信用报告。平时没什么问题的时候,征信没什么存在感,只有在贷款买房、买车的时候才用得上。但如果出了问题,那事情可能就有点麻烦了。除了买房受影响,不良的征信记录还可能影响到个人贷款、就业和交通出行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