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关键手段,包括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四大类: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方法。
首先,语言传递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和讨论法。讲授法是教师以口头语言系统传授知识的方法,优点在于效率高,但需注意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讲究语言艺术,组织学生听讲。谈话法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知识基础,通过问答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强调提问准备、问题明确性、启发诱导和归纳小结。讨论法则要求学生围绕中心议题发表看法,强调问题吸引力、独立思考和教师的启发引导。读书指导法则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其次,直观感知教学方法有演示法和参观法。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实验或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取知识,要求做好演示准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准确感知演示对象。参观法则组织学生实地观察、研究,分为准备性、并行性和总结性参观,要求做好参观准备,及时指导和总结。
再次,实际训练教学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和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进行实际操作,要求明确练习目的、精选练习材料、严格要求。实验法则通过实验操作获取知识和技能,强调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做好组织和指导。实习作业法让学生在校内外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强调实习准备、指导和总结。
最后,实践活动方法则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顾问,确保学生主动参与。
各类教学方法在实施时应遵循基本要求,如明确目的、做好准备、激发兴趣、强化指导和总结反馈,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