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高考采用3+3模式,即考生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门科目中选择三门进行等级性考试,实行赋分制,等级分为5等21级,其中英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高考总分750分,其中语文、数学、英语为必考,其余三科根据卷面分数排名进行赋分。
相较于传统的文理分科,新高考给予考生更大的自主选择权,但大学招生时专业会对选考科目有要求。物理尤其常见于理工科专业,历史等则在人文类专业中有所要求。等级赋分是关键,它是基于考生分数排名而非卷面分数来决定最终成绩,前2%的考生可获得满分100分,即使最低分也有40分的保障,中间等级间的分差为3分,竞争尤为激烈。
具体来说,天津市将选考科目的成绩划分为21个等级,前2%和后1%的学生分别对应满分和最低40分,中间等级间有明显的区分度。这意味着,即使在相同等级内,考生之间的细微差距也可能影响到高考成绩。同时,中等分数段的考生在选考科目上的竞争相对缓和,成绩波动相对较小。
以一个实例来看,新高考制度下,原始分科目的重要性依然突出,而选考科目的成绩差距通过赋分制度得以缩小,增加了高考结果的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