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丑的评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欣赏一幅画作时,有人偏好完整写实的风格,而有人则喜欢夸张的抽象风格。因此,审美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然而,审美也存在“主流”趋势。从宏观角度来看,人们对“美”的偏好呈现出相似之处,如区分美女和丑女等。
许多艺术家和科学家都尝试探究“美”的本质,例如蒙德里安对基本色和基本形态的构成分析。但不论何种分析,都伴随着赞同和反对的声音,使得答案模糊不清。
就我个人观点,“审美”可以视为人类进化过程的一部分。最初,那些能让人在精神和肉体上感到舒适的事物被视为美,如悠扬的乐曲、好看的风景画等。后来,带有强烈思想感情的事物也被视为美,如当今的一些行为艺术。
因此,要探讨审美观的形成,首先应关注那些能让人感到舒适和共鸣的特定事物。审美既是体验的总结,也是思考的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提到“跟风”或“流行”,这实际上并非真正的审美,而是受到媒体等因素的影响。
总的来说,审美既取决于个人本质,也受到个人修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