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遭遇各种突发状况,面对这些情况,教师应当如何妥善处理呢?以一个学生迟到的案例为例,老师假装自己的手机出了问题,询问同学们当前的时间,以此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迟到了。课后与该学生进行沟通,了解迟到的原因。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处理突发事件的一些原则。
首先,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是相互的,教师尊重学生,学生也会更加尊敬教师。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强烈的自尊心,自信源于自尊。当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信心,产生自卑情绪时,教师的尊重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甚至是成功后的赞许,都会在学生心中种下自信的种子。
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一个性格开朗,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关注的学生,处理方式就应有所不同。并非所有迟到的学生都应采用同样的方式处理,处理方法应因人而异。
第三,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心声,观察学生情感的变化。只有了解学生的想法,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例如,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自己无法解决;生活中遇到小麻烦;上课走神,可能是由于家庭问题等。了解这些问题,教师才能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度过难关。
以上三点仅是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一些基本原则,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这种爱,能让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急学生之所急,从而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展现出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