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装置稼动率
请个模具钳工,要有实际生产经验8年以上的,产品工艺和模具工艺都要熟悉的。那些刚从学校出来3-5年的基本上都没这个能力。
装置稼动率如何计算?
假如我公司有十台装置,但因产订单不足每天只开动 6 台装置。每台每天工作 8 小时。其中一台因故障停机 1 小时,1 台因工装停机 0.5 小时。我们今天的装置 稼动率如何计算,敬请告知。最好能列出计算过程。 首先,你的装置利用率是 6 台/10 台*100%=60%(这个跟装置综合效率无关) 第二,装置综合效率(即是综合稼动率)=可动率(已计划的)*表现效率(实际运作时间)*品质合格率。 你提供的条件里;已计划的可动率=?,假设:6 台机器不需要停机(比如工人吃饭无需停机、中间无需停机休息、计划内的换模时间为 0.5 小时);那么可动率=(8 小时*6 台-0.5 小时)/8 小时*6 台*100%=98.96% 表现效率=(已计划的可动时间)47.5 小时-(计划外的损失时间)故障停机 1 小时/47.5 小时*100%=97.89% 品质合格率=?,假设为 100%。那么,按你提供的条件,你的装置利用率是 60%;装置综合稼动率=98.96%*97.89%*100%=96.87%。 但是,我认为是你提供的资料条件不充分,有很多机器的损失时间你还没有列出来,比如:轻微的停顿、开机的损失、返工的损失等。还有良品率的问题等。希望这样表达能让你弄明装置白综合稼动率(即综合效率 OEE)的概念。如有需要帮助,可以给我留言。 什么是装置综合效率 OEE 装置综合效率是 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简称 OEE。一般,每一个生产装置都有自己的理论产能,要实现这一理论产能必须保证没有任何干扰和质量损耗。 OEE 就是用来表现实际的生产能力相对于理论产能的比率,它是一个独立的测量工具。 OEE 是由可用率,表现性以及质量指数三个关键要素组成: OEE=可用率*表现指数*质量指数其中:可用率=操作时间/计划工作时间它是用来评价停工所带来的损失,包括引起计划生产发生停工的任何事件,例如装置故障,原材料短缺以及生产方法的改变等。 表现指数=理想周期时间/(操作时间/总产量)=(总产量/操作时间)/生产速率表现性是用来评价生产速度上的损失。包括任何导致生产不能以最大速度执行的因素,例如装置的磨损,材料的不合格以及操作人员的失误等。 质量指数=良品/总产量质量指数是用来评价质量的损失,它用来反映没有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包括返工的产品)。 全域性装置效率 OEE 是一种简单实用的生产管理工具,在欧美的制造业和中国的跨国企业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全域性装置效率指数已成为衡量企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标准,也是 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实施的重要手法之一。OEE 的第一次应用可以追溯到 1960 年.将它用于 TPM (全员生产维修)的关键度量值。 TPM 是一种工厂改善方法.通过调动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来调动员工的自主性.从而持续、快速地改善制造工艺水平。编辑本段实行 OEE 的效益 OEE 的解决方案能够使得制造商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另外.可以获得以下几方面效益。装置:降低装置的故障以及维修成本,加强装置管理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员工:通过明确操作程式.提高劳动者的效力.增加生产力。工艺:通过解决工艺上的瓶颈问题.提高生产力。质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返修率。编辑本段 OEE 的使用同一装置的 OEE 公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它可以作为基准设计和分析工具用于可靠性分析、装置使用效率分析或两方面都用。如果需要可以从小处开始。选......
制造企业装置稼动率怎么算?
“稼动率”,是指装置在所能提供的时间内为了创造价值而占用的时间所占的比重。
稼动率=(作业时间-流失时间)/作业时间
或
稼动率=稼动时间/总工时
稼动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其实稼动率的统计方法很多,但是要找到简单有效的,还就只有随时统计法:
1、设定装置的六种状态,即加工、维修、维护、停机、空转、转换2、设定随即频次与时间:即如果每天两次的话,就上下午各一次,并设定间隔时间,例如40分钟;
3、统计:第一天早8:00,到车间观察装置,只看一眼,统计其状态;下午为14:00。第二天,把时间往后推迟40分钟,8:40和下午14:40,分别看一次,以此类推
4、根据每月统计到的60次的状态,计算装置加工时间所占比例,也就是所谓的稼动率;
5、坚持统计,三个月以上,这样的资料就很准确了。
统计的关键就是一定要按照时间去统计,如果时间乱了,这样的方法也就失灵了!
装置稼动率设多少合适
“稼动率”英文称作activation或utilization,是指装置在所能提供的时间内为了创造价值而占用的时间所占的比重。稼动率=(作业时间-流失时间)/作业时间或稼动率=稼动时间/总工时稼动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成型机效能稼动率怎么计算?
装置稼动率是由时间稼动率。效能稼动率和一次良品率三者决定的,我们公司的计算方法如下:
时间稼动率=实际开机时间/计划开机时间
效能稼动率=实际产量/标准产量
一次良品率=实际良品数量/实际产量
装置稼动率=时间稼动率*效能稼动率*一次良品率
装置稼动率计算方法!
稼动率=(作业时间-流失时间)/作业时间
或
稼动率=稼动时间/总工时
如何算稼动率 15分
“稼动率”,是指装置在所能提供的时间内为了创造价值而占用的时间所占的比重。
稼动率=(作业时常-流失时间)/作业时间
或
稼动率=稼动时间/总工时
稼动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稼动率”英文称作activation或utilization,是指装置在所能提供的时间内为了创造价值而占用的时间所占的比重。是指一台机器装置实际的生产数量与可能的生产数量的比值。同时根据国内制造业水平,由10年IE经验Army创立稼动率A与稼动率B,并大力推广考核部门,在这里A理解为实际稼动时间与日历日期理想化之比(理想化潜力发掘),B为实际稼动时间与生产计划可投入之比(管理与流程上潜力发掘)。
装置的嫁动率和妥善率的定义和区别是什么,最好举例说明一下,thanks
首先正确写法是稼动率。
稼动率是指装置在所能提供的时间内为了创造价值而占用的时间所占的比重。是指一台机器装置实际的生产数量与可能的生产数量的比值。
OEE是一个独立的测量工具,它用来表现实际的生产能力相对于理论产能的比率。国际上对OEE的定义为:OEE是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全域性装置效率)的缩写。
计算方法:
时间稼动率是指相对于生产时间(负荷时间),实际生产物品的时间(稼动时间)所占的比率。是以机器装置的稼动时间除以最大负荷时间而得。而稼动时间是指负荷时间减掉换模、换刀具、故障、调整等的时间。因此要提高稼动率,就必须要减少换模具、换刀具、故障、调整的损失时间。如果能将这些损失时间减为零,那么稼动率就可以达到百分之百。
引数
最大负荷时间:装置可用的最大负荷时间: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 SD) 损失;
停机(Shutdown, SD)损失:计划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
稼动时间: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
停止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装置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公式
由以上的定义,即可算出最常用的稼动率定义-装置稼动率(也称为时间稼动率),其公式为:
时间稼动率= 稼动时间 / 负荷时间
目的:减少停机时间,通过资源整合,管理优化,进行资源充分利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效能稼动率/实质稼动率/速度稼动率/机械稼动率 时间稼动率并无法完全表现装置对生产的贡献程度;
例如,相同的装置,相等的稼动时间,可能因效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产能,此类效率降低的损失则称为效能损失。在此定义速度稼动率如下:
速度稼动率= 基准周期时间/ 实际周期时间
基准周期时间:装置原设计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
实际周期时间:目前装置实际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
并定义实质稼动率与效能稼动率如下:
实质稼动率= 稼动时间/实际生产用时
效能稼动率= 速度稼动率 ×实质稼动率
效能稼动时间:
效能稼动时间=稼动时间 ×效能稼动率 =稼动时间-效能损失时间
其中效能损失包括速度低落的损失与短暂停机的损失。由以上定义可知,若效能稼动率变小,则可判定生产相关装置的效率降低。
价值稼动时间与装置综合效率(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
效能稼动时间表示装置产出产品的时间,但无法表示装置产出良品率的好坏,因此定义「价值稼动时间」来表示真正能产出良品的有价值时间,其定义如下:
价值稼动时间=效能稼动时间 ×良品率
良品率=(投料数-废品数)/投料数
废品数=启动废品+过程废品+返修品+试验品
而装置的有效使用程度则以「装置综合效率」来判定,其定义如下:
装置综合效率(OEE)=时间稼动率 ×效能稼动率 ×良品率
稼动率的与开动率
因翻译的不同,有的地方也将稼动率翻译为开动率,于是也有相对应的效能开动率/时间开动率等词汇,其实质上为相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