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投资性房地产中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区别

admin

投资性房地产中,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是两种不同的计量模式,区别主要在初始确认、后续计量、处置等方面依据的会计处理规定不同,具体说就长了,简要说说吧:

外购房地产的初始计量

按照实际成本初始计量,记入“投资性房地产”科目

按照实际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记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1)转入改扩建: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2)发生改良或装修支出时: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贷:银行存款等

(3)改良或装修完成时:

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1)转入改扩建: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2)发生改良或装修支出时: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贷:银行存款等

(3)改良或装修完成时: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后续计量

1.按月计提折旧或摊销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2.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减值金额不得转回,不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1.公允价值变动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或者做相反分录。

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摊销,不计提减值准备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

转为自用房地产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累计折旧(摊销)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公允价值入账)

借(或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差额)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性房地产转为存货

借:开发产品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

借:开发产品(按公允价值入账)

借(或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差额)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自用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

累计折旧(摊销)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1)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按公允价值入账)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贷:固定资产

(2)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

存货跌价准备

贷:开发产品

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①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按公允价值入账)

存货跌价准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贷:开发产品

②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按公允价值入账)

存货跌价准备

贷:开发产品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1. 取得的处置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2.结转账面价值

借: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1.取得的处置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2.结转账面价值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3.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其他业务成本

或作相反会计分录。

4.结转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其他业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