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中国教育如何走向世界

admin

中国教育走向世界需要主动参与“—带—路”建设中。

我国深入实施共建“—带—路”教育行动,加强同共建国家教育领域互联互通,启动了海外中国学校建设试点。比如,成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合会”,设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启动“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深化中国﹣中东欧教育交流合作,点面结合的区域教育合作机制不断完善。

国内高校也主动参与“—带—路”建设中。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聂祚仁院士表示,近年来,北京工业大学持续推进“—带—路”中波大学联盟交流合作体系建设,通过“—带—路·匠心相通”国际学术系列会议、“—带—路·艺心相通”艺术设计大赛、“中波班列-互联互通”青年夏令营等品牌活动构建了多层次交流合作模式。

形成了以波兰为核心、辐射中东欧的战略合作格局,树立了建设“—带—路”教育共同体的典范,“—带—路”地区合作伙伴已有3000余人参加,有力推动了中国与中东欧高等教育交流与文化共融。

中国教育在面向世界中赶超世界

知识经济时代全球教育和人才竞争十分激烈,“入世”后我国教育受到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体系的严峻挑战。为缩小发展差距,增强竞争能力,中国教育在“国际赛道”进入了全面赶超世界的发展阶段。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组对世界149个国家教育和人力资源核心指标分析结果显示,2001年我国教育发展综合指数位列世界第86位,到2012年,我国教育发展综合指数位列第47位,排位上升了39位。我国教育发展水平2001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2012年则高出约25个百分点。

与高收入国家相比,我国教育综合水平也由2001年的相当于67%提升至2012年的88%。我国在这10年的追赶中,大大缩小了与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差距,在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小学五年续读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指标上超出了世界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