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为学校建设,学生能做什么

admin

好好学习,做好学生分内的事情,不给老师和学校添麻烦。

我国古代学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相传在虞舜时代,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称之为“庠”的学校。高一级的叫“上庠”,近似国学的前身;低一级的叫“小庠”,近似乡学的前身。

名词

中国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那时学校的名字叫“庠”。高一级的大学叫“上庠”,低一级的小学叫“下庠”。

到了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把学校又分成了四个等级,按级别叫做:“学”、“东序”、“西序”、“校”。

到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时,又把这四种学校的名字给为:“学”、“右学”、“左学”、“序”。后来的朝代还有在王府里设立的学校,叫“辟雍”、“成均”等。

到汉代(公元206年~公元23年),最高一级的学校称做“太学”,下面分别称做“东学”“西学”“南学”“北学”。再后来把“太学”改为“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

汉代,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个比较昌盛的时期。汉代的学校分为官学与私学两种。其中私学的书馆,亦称蒙学,即启蒙的学塾。相当于幼儿园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