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园子承包的时候,无意中带出一句话,薛宝钗的丫鬟莺儿认了贾宝玉的心腹小厮茗烟的妈作干娘。
平儿随口一说,到是带处无限的背景。
薛宝钗自己是成天往怡红院里跑,让晴雯有意见,嫌她三更半夜的不走,影响了丫鬟们的休息,对于丫鬟们来讲,客人不走,自然不能自己去回房。
滴翠亭里,隔了窗子,就能听出小红的声音,还知道此人素日为人,可贾宝玉那时,连小红的名姓都不知。自己的丫鬟自己不认得,别人的丫鬟,薛宝钗却识得,真真玄妙。
(莺儿)
这也罢了,宝姑娘自己用心,而更妙的是,她的大丫鬟,跟着她陪嫁的丫头,却和贾宝玉的小厮家里,有了往来,想必也不是莺儿出面,应该是莺儿的妈,和茗烟的妈有了往来,而且不是一般的往来,交情自然有了。这才有了让女儿认干娘的事。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好似让人看见了薛家在贾宝玉身边,织了一张网。
袭人本就和薛宝钗关系好,薛宝钗主动帮袭人做贾宝玉的针线,袭人也赞宝姑娘温厚大方。这对主仆,到有些互为欣赏。
贾宝玉的活动空间里,是不能离人的,进了怡红院,自然在袭人眼皮子底下,出了大观园,自然是茗烟不离身,就连那些西厢记牡丹亭的书,也是茗烟寻了来,凤姐生日贾宝玉出门,私祭金钏,唯一的陪同者,也是茗烟,可知茗烟于贾宝玉的作用了。
如此一为,贾宝玉的行踪,薛家还有何不知。若要打听什么,还不是轻而易举。
有些事主子不方便出面,仆人自然就有了往来。和和气气,彼此打听个消息,有个往来,薛宝钗也是宝二奶奶的可能人选,茗烟家乐得做人情。
薛宝钗还大方的把管花木的事,交给了茗烟的妈,这也是一种示恩,自然得了人家的感谢。
薛宝钗做事最是滴水不漏,只是在贾宝玉的事情上,显得处处心机。也难怪,她不得贾宝玉的心,只好得了贾宝玉周边的人心。
也是一片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