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虚实的问题是这样的,既有光线造成的影响,也有人眼的作用在里面。
在光线的照射下,物体产生反光,这种反光是有不同的波长的,不同波长的光线相互渲染相互抵消,在视觉上就会产生虚的感觉,这种虚主要体现在远一些的物体上,譬如:当你在看远处山景的时候,越远的山越会有一种蓝色的统一感并产生与天空相容的感觉,这就是山上的物体反射的光线相互交融甚至与天空相融合产生的虚,而离你近的物体由于你近距离接触使得边缘的交融反光无法与物体本身色彩反光相抗衡,这样就有了实,这种虚实实际上是在绘画时空间感也就是远近关系塑造成功与否的关键。
人眼的视觉角度有180°,但是实际聚焦的范围大概在三分之一左右,由于聚焦的原因使得是视觉神经在处理信号时优先考虑了范围以内的色彩并进行细致处理边缘则只选取一个大概性的色彩,这样就有了人眼范围内物体的虚实,这种虚实在绘画中称为“画眼”,即一幅画的中心所在,也就是你希望人们重点关注的地方,譬如说在绘制全身人体素描时,头部和其周围是重点就是这个道理,这个虚实关系如果处理不好,画面会毫无重点,显得非常散,实际上也就是由于没有这个虚实关系使的双眼无法聚焦在画面的某个地方,从而造成的。所以这个虚实关系对于一幅画来说相当重要。
呵呵,这些是我这些年来自己摸索的经验,希望能解除你的疑惑,并能够对你有所帮助。有问题也欢迎随时询问我,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