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素质模型?
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冰山模型,将人的素质分为冰山以上的显性部分,如经验、知识和技能,与冰山以下的潜在部分,包括能力、个性、动机等。基于此理论产生的胜任力模型,能明确描述在特定组织中从事某项工作所需的能力、知识及个性特质,以及对工作高绩效影响显著且直接的行为表现。
素质模型有何用?
企业构建素质模型的价值在于,它能清晰界定组织岗位需求,优化招聘、培训与绩效管理流程,提升人才效能,进而支持企业战略目标实现。
素质模型长什么样?
完整胜任力模型通常包含模型结构、指标名称、指标定义、指标维度及行为等级等部分。简单模型则可能不包括模型结构或行为等级描述。
如何构建素质模型?
益才将模型构建分为传统建模和敏捷建模。传统建模流程包括战略文化演绎、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焦点小组访谈、编码及企业对标等步骤。通过策略地图分析、STAR技术获取关键信息,并借助问卷与小组访谈,运用编码技术与企业标杆比较,最终构建出精准模型。
传统建模特点
传统建模需投入大量资源,前期宣导与案例搜集,耗时较长,但构建模型的精细度高,广泛应用于能力模型完善的公司。
益才专家团队积累了丰富的多行业、多层级、多岗位序列建模经验,能高效构建素质模型,支持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紧密连接,提升整体效能。
能力素质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扮演关键角色,它将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紧密衔接,应用于招聘、薪酬绩效管理、员工培训、职业发展、领导力培养、人力资源计划、接班人计划等多个环节,是提升组织效能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