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肖英:优秀的CFO要成为公司价值的创造者和引领者 | 创领者说

admin

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年代,创业、吸引风投、IPO上市成为每一个创业者心中的梦想。

“公司在IPO过程中,对整个团队,特别是财务团队充满挑战。这也是考验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期。”

本文是由肖英老师提供

近日,某国内知名控股集团首席财务官肖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提醒广大CFO们,不管是在IPO前期工作,还是上市后满足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和合规要求等方面,公司都需要建立一支专业高效、经验丰富、能打仗、善于啃硬骨头,有推动力和掌控力的财务团队。

同时,也要求CFO深入了解公司在不同的 历史 发展阶段、股权架构、商业模式和财务数据变化,了解IPO过程结点。

“希望每一位优秀CFO都能够带领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纵横捭阖,成为公司价值的创造者和引领者。” 肖英称。

CFO要精通“十九般武艺”

我们都知道,形容一个人武艺高强,通常会说他“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肖英笑称,公司在推进IPO进程中,CFO要做好充足的工作和思想准备,提升压力应对、繁杂紧急事项处理能力,做好以下19个方面的工作,比十八般武艺还要多加一项:

人才是干事创业的关键资源。在团队建设方面,肖英表示,为满足公司长远发展的要求,必须要经常进行人员招聘、岗位调整。在IPO过程中,财务人员需要按时并保质保量地提供各方中介(如审计、评估、内控、律师、保荐人团队等)所需的资料。同时,也要配合IPO前,融资阶段投资人的尽调工作。

“对财务人员来讲,IPO阶段工作量陡增,需要面对巨大压力,但也是弥足珍贵的经验积累和快速成长机会。”肖英认为,要让有超出岗位胜任能力的、更专业的财务人员,保留在岗位上,投入到IPO工作中。

在公司治理与独立性方面,要说清关联交易的原因、交联交易价格是否公允。

在股权结构变化方面,要列明历次股转、融资及定价依据、新增股东程序、股东关联关系等。

在税款是否足额缴纳,是否存在税收风险方面,要检查是否有税务瑕疵,需要补缴税款或税收罚款的情形;考虑集团架构和各公司在境内外的税务筹划上是否存在风险。

在IPO时间表规划和结点推动方面, CFO负责全流程的推进和监督IPO过程,制定好上市时间表,收集相关文件和协调各方资源的推动,保证各方中介团队按时完成IPO交表前的任务。

此外,CFO还要与各方中介团队协调,协调各个专业参与方,推动各方按时完成任务,应对突发和紧急事项。在时间结点上,尽可能按时间表提前提交资料和督促推进。

财务人员除编制账目报告,还要协助进行可行性研究,并评估能否通过盈利测试,编制可靠且可验证的利润和营运资本预测、盈利预测、现金流预测要有数据的合理性,充分考虑到公司的商业化前景、市场定位及市场竞争力、业务管线变化及商业化阶段产品情况、在研项目情况等。此外,还要参考公司竞争对手的估值、股价。

在内控有效性方面,要重点考察公司聘请的IPO审计和内控团队,评估业务是否符合上市要求,财务报告系统、内部监控和企业管治是否完善。

如果设置了股权激励,要披露公司为员工设立的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授予时间结点、金额,对财报各年度的影响。

在上市申请文件和招股书撰写、核对方面,肖英提醒CFO,招股书考验财务人员敏锐的商业嗅觉、洞察力。招股书的撰写需要选取最有利的卖点,重点呈现给投资者;要随时转换视角,以卖方和买方视角看待自己和投资人。

在回答监管机构的聆讯方面,如果监管机构要求公司提供额外解释或说明的资料,CFO要深度思考其提出问题背后的逻辑、提问的背景、原因和要达到的目的,如何在紧迫的时间内更有效地回应,达到监管机构满意的状态。

“如果公司要到港交所或美国IPO,会接触各类英文资料。”肖英表示,这要求财务人员有足够的英文水平,不仅要对邮件、审计报告、法律文件和招股说明书中的英文能够读懂,而且也要具备与中介机构有英文口语交流的能力。

内控建设有利企业长远稳健发展

企业上市需要提交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拟上市企业在内控建设方面应把握哪些重点环节?

肖英认为,公司在上市过程中,通过自身和中介的辅导,完善业务运营,让公司更加着重企业治理方面,这最终有利企业的长远稳健发展。

在IPO过程中,中介机构会对公司的内部监控和企业管治是否完善做出评判,帮助企业针对内控不完善或瑕疵之处予以提示,并对公司层面内控瑕疵的后续改进措施跟进;提出改进内部监控流程的建议,建立各种管理风险和促进内部监控的制度帮助保护股东权益。

在内控制度核查方面,应核查发行人管理前述资质、许可、认证证书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实际运行情况。

在内控执行方面,检查重点是执行、监督、整改情况。

做好风险控制培养国际视野

企业上市后就成为公众公司。随着企业曝光度的增加,CFO在风险控制、业财融合、融资筹划、国际视角等方面应怎样拓宽视野?

上市敲钟不是终点,而是企业发展的起点和里程碑。肖英认为,企业上市后,CFO在风险控制方面,要注意业务和财务的合规,把控风险,把风险消灭在萌牙中。因为风控和合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底线。

在业财融合方面,财务人员除了做好本职工作,钻研专业知识,更要多了解本专业以外的行业信息,包括核心技术保护、研发资本化、行业监管政策、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纠纷、定价制度等对公司未来的影响,需要强大的会计背景和扎实行业知识,把业务和财务深度融合,财务人员才能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

在融资筹划方面,CFO要有会讲故事的能力,且要讲好故事,要有能打动投资人的能力。如何用更有利的条件帮助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或合作伙伴,帮助业务进一步发展是CFO应该思考的命题。要了解投资者的投资风格和偏好,随时了解资本市场动态、融资方式,把握好融资时间,熟悉各种上市法规、监管规则。

要培养CFO的国际视角,多走出办公室,多结交投行、中介和同行朋友,多交流。

做好路演,搞好投资者关系。CFO应积极寻找基石投资人,负责IPO路演、应对传媒和召开投资者关系会议,编制投资者名册并为其股份定价。

此外,还要做好市值维护。肖英认为,如何做好市值管理和维护,是评价优秀CFO的标尺。CFO不要做业务的“拦路虎”,要做公司进步的推进器、价值的创造者和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