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尽量不直接说你不对,用说“他”的方式,引发本人的思考。
当一个人又丢面子又觉得被攻击的时候。是听不进任何道理和意见的。人被直接批评,本能的反应是没面子,心眼小的人甚至会觉得被攻击。这个时候人的应对要么反驳反击,要么避开不理,就达不到劝诫想要的目的。
2、用聊天的方式谈谈古圣先贤,成功人士的为人处世之道,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被接受。
无论是古圣先贤,还是成功人士,都取得了某个领域的成功。说他们的言行故事,激发人们观照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会让听者感觉到智慧的成长。
3、警醒“我是对的”论调,涉及“我”的部分,尽量限定在剖析失误和失败的层面,更容易引起共鸣。
如果劝诫别人,用自己的成功反衬对方的不妥当,会让人在直接对比中产生被否定的感受。道理对了,用心良苦,对方感受不好,也很难接受劝诫。剖析自己过往的失误与失败,推心置腹共情讲道理,听着更能听到心里去。
4、尊重人与人之间的边界,尊重每个人有自己的人生旅程。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在自己的认知里,自己的想法与行为都是百分百正确的。
劝诫要分层级。涉及到大是大非,即使得罪人也直言不讳,不求别人感念自己的苦心,但求问心无愧。
个人生活的小事,尊重人与人之间的边界,劝诫的前置条件是不伤人。也许我们觉得不妥的生活方式,恰恰是对方自我保护的防御机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