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admin

1

、鼓励创新,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提出问题开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

氛围,使学生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自由、心理安全。激励学生能大胆质疑,乐于讨论、对数

学活动充满热情,敢于提出问题并积极主动的从事探讨活动。如在教学“比一比”时,老师

可以创设和学生比高矮的情景,目的是让学生说“老师比我高,我比老师矮。本课的教学目

标,除了在知识与技能上“使学生学会比高矮的方法”,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

“让孩子体验高矮的含义”,并通过合作学习交流,体会互相学习的乐趣。并将所学得知使

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要对学生思维方式进行表扬,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

、创设现实情景,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数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数学家和教材编者头脑里特有的,数学是从现实世界

中抽象出来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学习数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眼光发现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征,为儿童创设有趣的,可探索的,

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现实情景,引导他们饶有兴趣的走进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并且

提出问题。如在教学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展示教材中”作业评

比“的情景图时,就可以结合本班学生的名字来称呼。也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本班学

生评比栏中的红花的数目相比,或以学生看课外书的数目相比等等,让学生从自己非常熟悉

的情境中去搜集信息,在想一想能提出什么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问题,从而初步培养学生

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又反过来服务生活。

3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善于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教

学中就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在观察、

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并初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比如教

学“分一分”时,

教师出示了许多水果和蔬菜,

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找到了不同的分类结果。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意想不到自己的努力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数学问题“再创造“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再创造“的动

机和创新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