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多种分析技术。这些技术已经能够实现极高的精确度,达到了兆分之一甚至更高的灵敏度。食品检验通常包括对食品中一般成分、微量元素、农药和兽药残留、毒素、添加剂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检测。每项检测都对应着特定的检验方法,这些方法的选择依据检测物质的特性。
在传统的分析技术之外,现代食品检验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仪器分析,其中包括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谱仪、电化学分析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等。这些方法根据检测物质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无机成分分析和有机成分分析两大类。
无机成分分析涉及到的元素包括铜、铅、锌、锰、镉、钙和铁等,常用的分析技术有原子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和离子色谱法。原子光谱法因其显著优势,如速度快、成本低、操作简便和结果稳定等,成为无机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历史悠久的分析技术,据统计,超过一半的分析任务依赖于这种方法。它的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便捷。在食品检验中,无机成分的分析尤为重要,例如汞的检测,一直是政府及公众高度关注的领域。汞具有生物积累性,并能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汞的检测通常采用原子吸收或原子荧光光谱法。
有机成分的分析则常使用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分子光谱法。这些方法在检测如有机氯、苯并(a)芘、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等农药残留方面尤为关键。
色谱法是一种强大的混合物分离和化合物鉴定手段,它不仅能鉴定化合物,还能准确测定含量,操作相对便捷。具有高效分离能力、快速分析、高灵敏度、准确定量以及易于自动化等优点,因而在有机成分检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红外光谱法是分子光谱法中应用最广的一种,通常与拉曼光谱法等其他技术结合使用,用于化合物鉴定和分子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