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禅地名由来

admin

佛山的名称源自古代的季华乡。公元398年,东晋时期,剡宾国(现克什米尔)的三藏法师达毗耶舍携两尊铜像来到季华乡,在塔坡岗(今塔坡街)设立佛寺,传播佛教。法师回国后,寺宇历经岁月变迁,逐渐荒废。到了唐朝的贞观二年,塔坡岗上出现异象,人们发现三尊铜佛和清泉。据碑文记载,这里曾有达毗耶舍的足迹。于是,乡民重建塔坡庙寺,敬奉佛像,并因认为此地为佛家圣地,将季华乡更名为“佛山”。

另一地名“忠义乡”的由来则与明代正统年间的历史事件有关。当时广东洪水频发,导致民生艰难,朝廷赋税不减,引发了黄萧养起义。1449年,起义爆发,明将董兴平定叛乱,黄萧养被捕。景泰元年,朝廷为表彰忠义,封二十二人为“忠义官”,并在佛山设立“忠义流芳祠”,佛山因此被赐名为“忠义乡”。祖庙被敕封为“灵应祠”,从此,这个地方一直受到春秋两季的崇祀。

扩展资料

禅,本义为“向祖宗大力推荐非血统的帝位继承者”,组成词语有“封禅”、“禅让”等。“禅让”这一奇特的袭位制度实行于我国上古五帝时代(2337 BC-2110 BC)。禅又为古印度梵语的汉语译音词“禅那”的简称,具体说是巴利语 Jhāna 的音译,梵语 Dhyāna 的简称,汉语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也有译为“弃恶”或“功德丛林”者。原出自《奥义书》,为印度教术语,为“六支瑜伽”的第三支、“八支瑜伽”的第七支,是修习瑜伽的高级阶段。后为佛教所吸收,为“三无漏学”与“六度”之一,是佛教禅宗的一种修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