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美国英语的对多民族语言的吸收

admin

美国民族向来被誉为“大熔炉”(the melting pot),因此美国英语也具有“大熔炉”的特点。美国人在与各民族人民的接触中吸收了大量的他族语言。 在美国英语中,最贴近人们生活和最能反映平民要求与社会生活特征的是俚语。俚语的风格新颖时髦,不落俗套,生动诙谐,表达多样。如,严厉批判某人,to criticize过于平淡,为了别具一格而造出badmouth;消防队员被形象地喻为smoker eater;对男友失约,说stand him up自然要比keep him waiting新颖;解雇某人,用dismiss太过陈旧,就用give him the air;筋疲力尽,用exhausted显然不如pooped out别致。为了赶时髦,俚语经常更新,从而有大量的同义词语出现:如俚语中泛指“钱”的词语就有:dough,jack,moola,kale,mazuma等,指一小笔钱的有:beans,dibs,peanuts等,纸币用cabbage和lettuce表示,表示“电视”的词语也很多,如telly,the box,idiot box,goggle box,the one eyed monster,个个生动形象,表示人体器官的俚语也很诙谐,表示“脸”的有dial,phiz,mug和puss,表示“眼睛”的有blinkers,peepers,saucers等;flaps和lugs表示“耳朵”,表示“鼻子”的有beak,conk,schnozzle,snitch,snout;表示“嘴”的有bazoo,gob,trap;表示“手”的有dukes,flippers,meathook,mitts;表示“脚”的有dogs,plates,stumps

不同的社会群体往往有自己特定的生活圈,因此不同的阶层和地区有各自不同的俚语,如:大学生俚语(college slang)

He is just a booker.(He studies too much.)

You are out of your tree.(You are out of mind.)

Watch it!You might rattle the troops.(Don’t upset your parents.)

综上所述,美国英语的形成与美国的社会风尚和民族性格是分不开的。这种独特的个性使得美国英语不断创新而且能够独立发展。它不拘于传统的羁绊,以大胆的观念与方法创造和借用新词,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合成新词。美国人求新求奇,乐于试验创造;而英国人倾向于遵守传统的格式,力求保持统一的规范。这也许是英美两国不同的民族精神在语言运用上的态度和实践差异的反应,也是同宗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形成变体的主因。在整个现代英语的发展过程中,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总的看来美国英语对英国英语的影响是主要的。

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事实上的国际社交语言,它取得的成功是史无前例的。从使用它的人口来说,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数仅次于汉语而居世界第二位,大约有四亿多人。然而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使用英语的人数,要远比这多得多,可以说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各个民族,在这一点上汉语是望尘莫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