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经济效益审计审计内容

admin

经济效益审计,如同国外的绩效审计或“三E”审计,其核心内容涵盖了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三E"审计,即经济性审计、效率性审计和效果审计,旨在评估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效益和目标达成情况。经济性审计关注的是财务支出的节约性,通过对支出的审查,评估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否遵守法规,是否节约避免浪费。

效率性审计则着重于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通过考察成本与盈利,判断经济活动的经济有效性。审计内容包括检查资源管理的经济性和效率,找出不经济、效率低的原因,以及是否遵循提升效率的法规。因为这种审计主要以货币计量,所以也被称为价值审计。

效果性审计,即经营审计或经济效果审计,关注的是计划目标的实现程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效益。它对企业的供、产、销等业务经营活动进行审核,以提升经济效益。

管理审计侧重于评价管理能力和水平,考核管理素质,尽管与业务经营审计目标相似,但侧重点不同。业务经营审计直接审查业务活动和技术条件,而管理审计则关注组织机构的合理性和管理机能的有效配合,以促进生产力要素的优化协作。

经营审计起源于内部审计,并逐步扩大,是业务审计的一种深化形式;管理审计则在20世纪30年代产生,60年代至70年代广泛应用,是从财务审计和内部审计发展而来,其范围和技术更加综合、绩效性和管理导向。

扩展资料

经济效益审计,是以审查评价实现经济效益的程度和途径为内容,以促进经济效益提高为目的所实施的审计,是政府审计的一种形式。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对象是生产经营活动和财政经济活动能取得的经济效果或效率,它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基本建设效果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果的审查,评价经济效益的高低,经营情况的好坏,并进一步发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