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2013年湖北武汉小学划片究竟是怎么划分的

admin

这篇《2013年湖北武汉小学划片究竟是怎么划分的》是 考 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长江商报消息 都“就近入学”了,武汉“幼升小”部分地区学位为何仍紧张

今年秋季,武汉市约有7.47万名小学新生入学,人数比去年略增,小学在校生将达42.2万人。武汉小学生人数在剧减后,从去年开始回升。入学新生增加,局部地区学位紧张,也带来社会对“幼升小”问题的持续关注,“国家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为什么家门口的学校进不去?”对于部分家长的质疑,武汉部分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作出解答,在“就近”原则下,每年会在老格局下根据新建楼盘兴起以及学校接收容量对划片范围进行微调。

按照武汉市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政策,7月3日前将向小学新生发放入学通知书。

1 划片怎么来划定?

教育部门:划片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新建小区加之小学大幅度合并致容量紧张。

张女士家住汉口,孩子在长春街小学上学,每天上学10分钟左右,非常方便。该校的对口范围为滨江社区、吉林社区,就连隔一条马路南边的社区也不在划片范围内。一些家长为此感到不解。

江岸区教育局相关人士说,虽一条马路之隔,但按照学校划片范围,长春街小学原先对口范围为滨江社区、吉林社区,今年迁至武汉天地后,武汉天地业主也可对口上长春街小学。

相关负责人还说,目前武汉划片标准至少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划分范围。当初相关工作人员了解该区域有多少居民,多少适龄儿童,然后依据学校周边人口数量大致划定区域。他表示,当初划定区域时还有个原则,为保证学生上下学安全,划分时尽量不越过城市主干线。此外,在小学布点时,教育部门尽量按照保证居民500米范围之内有一所小学布局,这也跟划分范围息息相关。

近年来,因为城区改造、新楼盘建设、学校建设变化等,各区都面临在之前划分基础上重新调研进行微调。

2 划片就近入学真“近”吗?

教育部门:因学校布局和各种住宅区不完全均衡,只能“相对就近”。

一位家住在武昌区的家长反映,她家门口有两所学校,其中一所是“很牛”的小学,一所较差。相对来说,那所“牛”学校离他们家更近一些。但现在有了划分和信息采集后,他家对口小学为相对较差的学校。

武昌教育局相关人士表示,义务教育法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应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武汉坚持“划片对口,免试就近”的入学原则。武汉一直实行的是按户籍所在地“划片就近免试入学”政策。但由于学校布局和各种住宅区并不完全均衡,比如有的学校规模大,有的学校规模小;有的学校划定招生范围内住宅区多,有的住宅区少,只能“相对就近”。

相关负责人还表示,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如果不择校,教育部门尽量保证小学生在10—15分钟可以到学校,目前约九成可以达到,但局部地区因楼盘新开发、城区改造等原因,可能比较困难。

武汉一小学校长则说,部分热门小学还要求户籍与房产证都在辖区范围内。

3 “插花地”学生如何入学?

教育部门:由教育局协商解决,尽量就近入学。

李女士家住洪山关山春晓小区,她的户口属于洪山,但她儿子今年入学却在东湖高新光谷一小。而光谷一小像她这样的学生还不少。光谷一小一负责人说,关山春晓小区属“插花地”(指两个区之间没有明确归属的区域),户口在洪山区,但房产、建设方都是东湖高新,因此相对比较复杂。

武汉市教育局相关人士说,“插花地”学生入学由相关教育局协商解决,尽量做到就近入学,要确保“插花地”适龄儿童有学上。此外,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县(区)政府负责制,因此要分清“插花地”的责任,做到责任明晰。

相关人士还表示,目前“插花地”在武汉市各区都存在,如洪山、武昌之间的梨园小学地段,此外江岸、江汉也存在类似情况,但都保证了这些学生有学上。

4跨区上学更难了?

教育部门:严禁跨区择校。

记者采访多所小学发现,有些二三年级学生不是辖区内学生,是通过交一定赞助费上的心仪学校。不过今年对跨区择校管得更严了。

张先生家住洪山,因家附近的小学不大好,欲跨区到武昌一小学上学。但到该校一打听,学校明确表示不招收跨区学生,“今年跨区特别困难”。

在6月底的“幼升小”报名中,各校对家长携带的户口簿、房产证资料审核非常严格,就算持以上规定的证件前去报名,也会出现不符规定的情况。

武汉市教育局相关人士说,严禁跨区择校。如果要跨区,必须是符合相关跨区条件的学生,并办理相关跨区手续,否则不允许跨区择校。

武汉一小学校长说,跨区择校确实比较难,首先是各区都不愿意任生源流失,其次办理跨区手续需要符合相关条件,比如居住地变动或户籍变动等,否则很难办理跨区手续。第三,还有一些热门学校规定:父母、四老户口、房产片区落户满三年的小朋友,属于辖区内生源,否则不予认定。

本报记者 柯美杰 实习生 张馨文 黄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