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持续繁荣,销售收入与GDP占比逐年攀升。以2004年为例,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6550亿元,占全国GDP的19.44%,其中软件产业产值2424亿元,同比增长48.4%,市场销售额2100亿元,同比增长28.6%。软件服务业占比不断扩张,成为高附加值产业的代表。软件出口年均增速维持在50%以上,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2005年,软件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1-8月完成销售收入1935.1亿元,同比增长26.4%。软件产品收入1135.3亿元,同比增长17.9%,占全部软件收入的58.7%。系统集成与软件服务增长显著,分别超过软件产业平均增速18.2、7.8个百分点。从软件产业结构看,软件服务业的比重逐步扩大,1-8月软件服务收入占软件收入的14.3%,比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软件服务业成为推动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然而,IT行业迅猛发展背后,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与国内人才供给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据统计,到2005年,国内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国内市场销售额目标为2500亿元,需要形成80万的开发人员队伍(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然而,现有专业软件技术开发人员仅约20万人,人才缺口巨大,供不应求。人才结构也严重失衡,许多软件企业仍处于手工作坊生产阶段,缺乏工程化、规模化生产,导致效率低下、成本高昂。企业人员流动率高,核心人才流失可能对企业发展造成致命打击。
面对这一状况,教育部《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工作会议提出,应培养“金字塔”型人才队伍,以弥补高端和低端软件人才缺乏的问题。美国、印度等软件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金字塔”型人才结构最为理想。目前,我国软件人才需求快速增长,缺口依然巨大,结构不合理,呈现“橄榄型”结构。未来的目标是构建“金字塔”型人才体系,以促进软件行业的创新发展和普及推广。
与此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得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过去五年间,我国上网计算机总数保持高速增长,网络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企业信息化成为关注焦点,企业对网络的利用率大幅提高,网络技术人才需求急剧增长,市场迎来“牛市”。网络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推动了网络人才需求的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