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预审是指在发售招标文件之前,对潜在投标人的资格进行审查的程序。通过资格审查的潜在投标人方有资格参与投标。潜在投标人的基本条件通常分为一般资格条件和专业资格条件,一般资格条件包括法人地位、资质等级、财务状况、企业信誉等,而专业资格条件则是以投标人是否完成过与招标项目相同类型或相同容量的项目作为衡量标准。
若采用资格预审,招标人通常会预先在指定媒体发布资格预审公告,明确资格预审的要求、发售时间和地点,以及供应商提交资格预审申请书的地点和截止时间。通过资格预审的潜在投标人将收到资格预审合格通知书。采用资格预审时,通常不再进行资格后审。
邀请招标、大型复杂的土建工程或成套的专门设备采购,以及潜在投标人较多的采购项目常采用资格预审。资格预审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对潜在投标人进行深入的调查,及时发现造假行为,同时减少评标的工作量。然而,资格预审通常由招标人负责,缺乏监管,可能导致投标人的名单泄露。
合格制的资格预审主要考察潜在投标人是否具备完成招标任务的条件。只要满足资格预审文件规定的条件,潜在投标人即可获得投标资格。在资格预审中,不存在类似于评标中可能出现的主观评审情况。如果潜在投标人的材料不齐全,招标人可以允许其在规定时间内补充材料,这不会构成对其他竞争对手的不公平。对于是否允许潜在投标人补充材料,招标人应一视同仁对待其他潜在投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