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著名的五四青年节。小的时候,逢这么个节日,似乎有半天假期。学校照例会组织演讲,参观爱国主义基地,征文比赛之类的活动。历史书里,五四青年节是反帝反封建的一个标志,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它的精神是爱国、民主、进步、科学。总之,一五四运动是好的,进步的;二好的,进步的,当然是我们这头领导的。 不管怎么说吧,至少没有人否认,积极的去追求进步,甭管是个人的还是国家的进步,是五四的至少一个意义。青年人承上启下,度过了童年少年懵懵懂懂天真美好的阶段,开始了解现实,有所展望,在诸多碰壁之后又磨砺了意志与智力,宛如豹子历练了爪牙和头脑;如果到了老年,如同一天到了黄昏,一个人明白自己即将离开这个差强人意的世界,能做的不多,积极一点的还能总结人生归纳经验教育后人贡献余热,淡定一点的也就是斜阳草树抱子弄孙图个安乐。所以,青年是一个人最有创造力,也最有可能改变人生走向的时候。进步也是这个时候最应该考虑的事情。 要说进步,先得搞明白什么是进步。有不少人认为进步就是生儿育女。这个我比较怀疑,且不说作为人类,这方面的才能无论生理上还是制度上都比较有限,而且,总是把期望与责任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然后让下一代再寄托在下下一代身上,总有点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和尚的意味;有个小孩,增加了生活的乐趣,但是同时为地球制造了新的资源消耗者,作为父母,也增加了为国家培养公民的责任,这个,可以算是生活新领域,但是远远算不上进步。要知道,古人比现代人在这方面可要生猛多了。 还有人认为进步就是位置往上挪,科长到副处,经理到总监。只要你在一个组织架构里发展,这个游戏可以说是周而复始无穷无尽。青年人把这个作为进步,其实有点无奈,到了这个年代,青年人不在组织里干活,很难生存,青年人不追求往上爬,有点不甘心也不知道倘非如此干嘛去呢?收入,社会地位都和这个相关,要是说大家不要追求这个,都去心态平和岁月静好,听起来不错仔细想想也有点操蛋。同理,有人认为进步就是多赚钱,各种手段,经济上追求最大利益,生意,投资,回扣,贪污等等;追求金钱,只要别把自己捣腾到大牢里面,都可以。我觉得,追求升职或者赚钱,这些都算进步,对个人来说,意味着控制的社会资源更多,可以具备更多的自由,有更多进步的空间可以去把握。只不过,这些够么? 我们来看看人的成长。在小的时候懵懵懂懂,被学校和家庭灌输逻辑上问题比较大的价值观,不靠谱的方法论,慢慢走入社会了,开始通过社会实践来学习潜规则,形成了新的价值观。基本上,在一个社会缺乏诚信,公务系统缺乏透明与效率,法律不健全的年代,价值观总是偏向于明哲保身与利益至上,道德底线越来越低。然后,青年人在这个社会里,忙着升官忙着做生意做中介发财,忙着娶老婆生孩子养小蜜,忙着出国移民,忙着一切都是这种价值观里最正确的事情。成功的很得意,不成功的很郁闷。全民一起玩游戏,疯狂敛财,豪不利人,专门利己。青年人以此为目标,努力争取,此时此地,无可厚非。但是倘若有所怀疑,就可以问问自己,这个到底算不算进步?对于短暂的一生来说,一个组织里的位置,银行里的数字,上下级的关系,豪宅与豪车,子女的名校老婆的包包,对你有多么重要。 当你处在一个青年的位置,当你有一天问你自己你该追求什么,你已经开始感觉到不安,你感觉到自己还有热情,有能力,有一些想法。但是现实的生活用简单的,一元的价值观让你害怕,你内心觉得诚信、善良、宽容是美好的,可生活中你一样虚伪、冷漠、偏激。你不知道什么造成了这一切,没有人给你解释,你害怕的是年华老去,你和周围的人越来越像。你看不到自己的,进步。 怀疑是一个好的开始。当我们怀疑的时候,我们才会尝试去寻找真相。回到五四。关于那个年代,我更愿意相信,有一群有热血的青年,他们悲愤于国家和人民的冷漠与腐朽,他们想给这个国家带来进步的气息,他们觉得民主与科学,打破制度上的封建和思想上的保守,是这个国家唯一的希望。然后他们游行,讲学,著书,被驱逐,被误解,老死他乡。被意识形态伤害了太久,对于这个国家,我还是宁愿相信,保障更大众的权益,尊重科学与创造,才是出路。对于一个青年,一个苦逼又悲催的房奴车奴孩奴青年。敬仰五四前辈之余,能够做些什么,找回青年该有的立场与锐气呢? 我们能尝试的进步,首先要回到价值观的本身。当价值观是一元的时候,就等于没有价值观。我们要去接触、了解、学习多重的价值观,重树自己的价值观。当我们只是一个大的社会文化的符号,没有自己对自己的理解和追求时,我们难说过了有意义的一生。青年阶段,当我们有所得有所失晃晃悠悠走到一个自己也不知来路去途的所在,我们该花点时间花点情绪,看看我们所追求的珍视的东西,是人云亦云,还是可以有所突破。我们不用极端的出家环游世界从此变成义工或者山区老师,我们需要把自己的心慢慢打开一个口子,让属于你的真相慢慢溢出来。你可能需要接触这些人,需要参与一些活动,需要多走一些地方,需要多读些好书,这不难,慢慢来。直到有一天,你发现你能找到一条属于你个人的道路,这条路走下去,最终你可以给自己在墓碑上刻上:美好的一生,我很感动。 然后是对社会的态度。在集体主义文化的教育下,我们丧失了对集体主义的信心。这很奇怪,也很可怕。因为不相信,也因为某种意识形态上的引导,我们对公众事物的态度,大多是评论很多但是不愿意参与实践。我们习惯了委托代理的关系,习惯了把自身的权利交给一小撮人来代表,无论它们是怎么来的以及代表的如何,我们习惯背后愤怒的评价,然后当面懦弱的回避。我们内心深处,或者基因里面,藏着从封建社会起就一脉相承过来的恐惧,对自身权利的恐惧。这种恐惧,让一个个青年,永远是小青年,成为不了五四所倡导的“新青年”。我们应该有智慧,有能力,慢慢的去进步,慢慢的打破这种恐惧,也许还有马马虎虎得过且过的心态吧,但是,像我们这么看重传宗接代的社会,难道我们要不负责任的一代代把这种基因传递下去么?我们不用极端的马上就被跨省或者夜奔,我们可以先参与社区的事物,参与公益活动,尽力支持走在前面艰难前行的人们。 每一个青年都会老去。每一代青年都在前行。火炬一直在传递,虽然有的时候大雨磅礴,严寒刺骨,但是总有不怕死混不吝的家伙用胸膛温暖着它。青年人应该进步,以进步来勉励自己。升官发财,生儿育女,读书走路,登高一呼,默默前行,都是我辈青年。 这一切没有对错,只有早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