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几个阶段

admin

辅导孩子作业,可以说是目前所有家长都头痛的事。即使是硕士博士家长也是一样,你自己会,和让孩子学会,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教孩子是个技术活,不是学历高就有用。一方面你得用孩子现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另一个方面你还得揣摩孩子是怎么想的,搞明白他思维的误区,不然讲再多也是无用,孩子依然一脸茫然地看着你,不懂还是不懂。

一般而言,除了非常专业的老师。家长辅导孩子基本都有这么4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显的特征:

l 幼儿园至小学2年级前,家长特征:嚣张,易暴怒

这个阶段,孩子接触到的知识点不多,而且基本上全是基础。一般情况下,所有的题目家长都会。但能不能辅导则是另外一回事。

这个时期的家长一般都非常自信,某种意义上有点嚣张,经常觉得这么简单的题,我都讲了几遍了,怎么还不会?是不是没用心听?

然后开始暴怒,责骂孩子,甚至直接上手打。极少有家长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基本上,绝大部分家长都认为这么简单的题,孩子不懂是因为孩子开小差,不专心,不够努力。

l 小学高年级,家长特征:开始低调,学会抱怨

到了小学三年级以后,学习的知识开始出现了思维和逻辑方面的题目。有些题目非常灵活,即使是博士毕业也有可能被难住。

这种不会并不是真的不会做,而是无法用孩子目前掌握的知识来做,经常性发生这类的问题,不会做的题多了,一些家长开始低调多了,开始觉得孩子也不容易了,于是学会抱怨,觉得现在的题目变态,孩子太辛苦等等。

比如,上面这道题,大部分家长能算出正确答案是130,但计算方法基本上全是方程的思路,设X,Y,Z,然后算出答案。

但孩子只会加减法,连乘除法都不会,你和他说方程,怎么可能听得懂?于是大部分家长除了抱怨基本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然而正确的方法是这样的,把两张桌子叠起来,一切问题迎刃而解,这道题考的根本不是计算,而是思维和逻辑,或者说解决问题的能力。

l 初中,家长特征:学会躲避,找借口

孩子一到初中,学业负担明显加重,如果是在名校就读,则难度更大。这时候,很多家长基本上都已经不能辅导孩子的作业了。

即使是当年的学霸,这么多年没碰了,突然拿道有点难度的平面几何题目,也会懵圈。这个阶段的家长,有的开始害怕孩子问问题了,因为基本上孩子问出的问题,自己也不会。

为了家长的尊严,开始找各种借口,通常是这些东西我们当年没学过,或者我们当年学的和你们不一样。

遇到孩子不懂的地方,一般有三个办法,上网找答案,去学校问老师,或者是去报补习班。而家长本身开始逐步转向后勤保障。

l 高中,家长特征:鼓励,各种期望

等孩子上了高中,家庭辅导作业这件事已经基本不存在了。高中压力大,时间紧,孩子根本没时间来接受家长的辅导,而事实上家长也辅导不了。

现在的高中和过去不同,没有高一这个缓冲期,每个阶段都非常紧张。对于参加新高考的省份更是如此。高一结束就定下小三门,然后开始分班教学。

期间还有各种社会实践,调研以及公益活动,学生几乎没有任何的时间来浪费,如果有补习班的同学那就时间更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