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思路:
1. 注册会计师通过风险职业判断,对被审单位的风险控制进行评估,确定剩余风险,执行追加审计程序,将剩余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
风险导向审计的步骤:
1. 利用多种方法(如走访、座谈、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调查了解被审计机构的全面情况,评估确认预期风险水平。
2. 对财务资料进行分析性测试,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
3. 调查了解被审计机构的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程序,分析控制环境,实施内部控制风险评估。
4. 利用风险模型,确定检查风险。根据评估得出的量化的审计风险和审计范围内各项目的重大错报风险,利用风险模型计算出审计范围内报表项目的检查风险: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
5. 进行实质性测试。
风险导向审计时代的背景:
21世纪审计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包括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巨大影响,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模式不断创新,会计准则中越来越多涉及判断和估计,可能引致财务报告舞弊的压力大为增加等。
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1. 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是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
2. 风险导向审计的路径是依据审计风险模型进行分析。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