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科学教育活动的指导要点有:明确活动任务,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亲手操作,适当参与幼儿的活动;观察、分析幼儿的行为,及时提供帮助;把握活动环节,掌握活动节奏;合理运用评价的手段,促进活动成功。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中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它反映了教育活动的方向,指导和支配着整个教育活动。因此,目标制订好了,对整个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意义重大。
需要注意目标的制订应符合幼儿的年龄阶段。小班到大班的幼儿在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是有着较大差异的,因此在目标的制订中一定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差异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幼儿发展的目标。
如,小班体育教案《滚皮球》的目标是:“掌握滚小皮球的方法,动作协调灵敏;喜爱参加游戏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而中班关于球类的活动,我们通过体育活动《调皮的球》来完成,它的目标是:“能用身体控制球进行多种小游戏;能与同伴合作,共同玩球。”
同样是对球的玩法,但是小班和中班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小班儿童只要求能滚皮球,喜爱参加游戏就可以了,但是中班的儿童要求就要高一些了,要能用身体控制球,并与同伴共同玩球,这就是由于小班和中班儿童在身体发育、在动作的灵敏度、协调性等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
设计合理的活动过程
1、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育内容的组织要“既考虑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幼儿经验的积累和视野的拓展。”
在集体教学中,我们要以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兴趣为出发点,通过适当的教学内容使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得到提升,促进幼儿发展。因此,在选择集体教学内容时,我们必须关注这些学习经验,从整理、提升经验出发展开教学,使集体教学产生“画龙点睛”的效果。
2、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教育活动目标,选择恰当的方法达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目的。
目前,我国幼教界对活动法的推崇较高,“在活动中学习”、“做中学”、“玩中学”的提法比比皆是。方法是完成教学内容的手段,活动方法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的是其实际效果,在活动中我们应尽量选择那些简便高效且有趣味的方法,而不能一味地追求活动的形式和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