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额的定义 定额是指针对特定事物,根据各种需求所制定的数量标准,是一种预设的额度。在建设工程领域,定额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和合理劳动组织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资源数量标准,这些资源主要包括人工、机械、材料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建设工程定额不仅反映了工程建设的投入与产出关系,还通常包括具体的工作内容、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
正常施工条件的界定 正常施工条件指的是大多数施工企业和班组在合理组织施工时所处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工人的技术等级与工作等级相匹配、工具和设备的种类及质量、工程机械化程度、材料实际需要量、劳动组织形式、工资报酬形式、工作地点的组织和准备工作是否及时、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气候条件、劳动竞赛的开展情况等。正常施工条件是定额研究对象的前提,因为不同的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完成单位建设工程产品的消耗内容和数量会有所不同。
合理劳动组织与资源使用 合理劳动组织意味着按照定额规定的条件来组织生产,包括人员、设备的配置和质量标准。合理使用材料和机械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遵守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规程和标准。
单位合格产品的含义 “单位合格产品”中的“单位”指的是定额子目中规定的计量单位,这取决于定额的性质。例如,预算定额通常以分项工程为定额子目,其计量单位因性质而异,如砖墙、混凝土以“m3”计量,钢筋以“t”计量,门窗多以“m2”计量。“合格”意味着施工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的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产品”指的是工程建设产品,它是定额的标定对象。工程建设定额的标定对象可能指整个工程项目、某个施工阶段或特定施工过程,因此是一个泛指的概念。
定额的性质与水平 工程建设定额不仅规定了数量标准,还规定了具体的工作内容、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定额属于生产消费定额的范畴,反映了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完成单位产品所必需消耗的资源数量关系。定额水平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生产力水平通常意味着高效率和低消耗,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