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2月至3月,全国天文奥林匹克竞赛预赛如期举行,面向全国在校的中小学生开放,支持个人或集体报名,采用便捷的网上报名方式。报名后,参赛者的信息会在网站上公示以供核对。考试时间和考场分布全国,由各地学校和机构申请作为考点,根据报名情况确定具体考场。预赛形式以选择题为主,旨在检验参赛者对天文知识的掌握和基本素质。
紧接着,4月至5月,前一届全国奥赛的举办城市会举办决赛,一般持续5天。除了理论和观测考试,还有丰富的交流活动,旨在增进青少年天文爱好者的互动与进步。通过综合评判,依据分数和特定标准,决出高低年组的一、二、三等奖以及鼓励奖,同时确定参加暑期全国集训的名单。
集训期间,选手们会接受国际比赛模拟测试,同时在团队合作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根据这些表现,国家队将从全国决赛获奖选手中选拔,参加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和国际天文和天体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其他集训队员则会参加亚太地区天文奥林匹克竞赛。竞赛大纲的变动会通过《天文爱好者》杂志和北京天文馆网站的天文奥赛专版及时发布。
扩展资料
天文奥林匹克竞赛,简称“天文奥赛”。它是为了促进天文学发展,使更多人成为天文爱好者而举办的一项赛事。国际级赛事有: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IAO)、国际天文学及天体物理学竞赛(IOAA)、亚太天文学竞赛(APAO)等;中国队在这三项赛事中均表现不凡。国内赛事有:全国天文奥林匹克竞赛(CNAO)等。至今,天文学竞赛被众多中小学生所喜爱,已成为中小学生了解天文学的重要途径之一。